发愿后的两年以后,王伽罗就来到这吵吵闹闹的人世间,那时正值唐末,天下兵荒马乱,人们流离失所,日子艰难,家家都是度日如年,缺吃少喝的日子愈加的觉得日头漫长的东升西落,熬不完的白天黑夜。最近几年,新皇朱友贞登基即位,大赦天下,减免了不少苛捐杂税,民心渐拢渐好。伽罗家的日子比之以前宽裕了不少。
伽罗对着铜镜把头发盘好,披好月白色的斗篷,从左厢房马圈里牵出白马梭儿,王氏又少不得叮嘱她路上小心,伽罗一边敷衍着答应,一边登着马镫上了马背,回头让王氏不要在风中长驻,便手拉着缰绳让梭儿上路了。
一个人的旅程,对于伽罗来说,就是想说话都会无话可说,只有耳边的风声刮个不停,伽罗行进在这阴沉的天地间,心里时而孤寂,时而又踊跃的如大鹏展翅高飞,腾云驾雾般的到了应福寺。只是这沙子路实在崎岖不平,高高低低的坑,散乱的大石块小石子遍布整个路途,梭儿不能驰骋,伽罗亦不敢放开缰绳让它恣意前行,那就慢慢走,且行且听风声。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远的就看见了应福寺。依岩凿就的大大小小的石窟,气势磅礴无比。这应福寺寺窟始凿于北朝,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指挥的彬州浅水原大战和五龙阪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故起名应福寺。又因全寺因山起刹,依崖凿窟,雕石成像,成百上千的佛窟佛洞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十多丈长的东西向立体崖面上。远远望去,洞连山、山连?x、?x又连山、山又连洞,此起彼伏,脱离二楼人间的战火烽烟,实是一奇观,甚至有可以超脱之感。
第2章 年少初遇(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