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三十四章 疯狂的地方[2/2页]

我在大学当校长 想要上岸的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基础,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主体依托学科应为国家重点学科。
      5、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科研用房集中,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基本满足科研需要,总值2500万元以上。
      6、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保障,并承诺建设期间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2000万元以上。
      其他的都好说,第2点和第4点,光华大学就没有一个实验室能满足国重的申报要求,但国家特事特办,直接开通绿色通道。
      这也就是吃了光子屏、光芯的红利,换成其他任何大学,都不可能享有这般待遇。
      国重的基础标准都没达标,更别提国家实验室了。
      哪知还真的成功了!
      “两个,【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和【真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都通过了,”陈灏惋惜地又道:“可惜,【能源科学与动力国家实验室】没通过,不过光华就有三个国家实验室了。”
      其实陈灏申报了三个上去,剩下一个【能源科学与动力国家实验室】是以锂空气电池技术实验室为主体。
      但失败也很正常,光子屏和光芯毕竟已经成功了,另一个超级高铁的可行性方案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反倒是锂空气电池,现在还在研究中,啥突破也没有,国家当然不会同意。
      听着陈灏不知足的话,郑强嘴角一抽,“校长,你这是在装杯么……”
      “这可是国家实验室!全中国也只有五个,唯一拥有国家实验室的科大也只有一个而已!”
      激动说着的郑强,突然想到了什么,像是泼了盆冷水。
      他担忧道:“虽然通过了立项,但也只是筹建中,就怕后面不能摘掉这个【筹】字。”
      组建国家实验室正常的流程是:先批准立项,成为国家实验室(筹),然后通过考核,成为正式的国家实验室。
      而这个考核难度相当的高!
      先要通过教育部评估,再通过科技部的验收,最后才算成功。
      因为国家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是教育部,宏观主管部门是科技部,涉及到两个部委,可见其难度之高。
      2006年申报的六个国家实验室,筹建了十几年,直到2017年仍然未通过考核,最后才降级成国家研究中心。
      “这个问题不大,在这两个领域,不说国内,即便是世界上我??也是遥遥领先的。”陈灏笃定地说道。
      光子科技和真空管道两个领域,光华大学至少领先世界十年的水平!
      不光是国内的唯一性,也是世界的唯一性,不可能还通过不了最后的考核。
      倒是这次的通过,让陈灏想到了一件事情。
      可能……国家要放开这个标准了。
      这也是他喊来郑强的原因。
      “老郑,我记得你在浙大任职过对吧?”
      “对,怎么了?”郑强一脸地懵逼,这不都是老黄历了么。
      郑强是胡省人,但在山城长大的,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成都科技大学硕士,四川大学博士,师从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
      留学归国后,先后在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还是浙大。
      “我猜测国家对国家实验室这一块,应该会放开标准,大力支持和推动。”
      陈灏微微眯起眼睛,“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是在大力搞地方实验室吗?浙省不是也有个之江实验室,你对这些地方实验室了解多少?”
      2006年共有六个单位申报国家实验室,分别是:
      京城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中科院物理所;
      庐州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中科大;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清华大学;
      京城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bj大学、中科院化学所;
      江城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太多了,略。
      但其实吧……这六大实验室其实就是从学校各个院系都抽调一些资源,拉一起放着就叫筹建国家实验室。
      而且还有一些国家实验室依旧是论文导向,考核指标还是看论文数,其中多少灌水论文不言而喻。
      国家实验室需要的是顶天立地,真正去解决国内重大科研问题,所以这弄出偌大动静的六大实验室想要去“筹”十几年失败了也很正常。
      然后很有意思的是,冲击去“筹”失败的那一年,也就是2017年,国内北上广深等多地省市,纷纷投入重金、聘请学术“大腕”,甚至领导亲自“挂帅”,为冲击新一轮国家实验室跃跃欲试。
      …………
      还没写完,稍等一下。
      第一,这种超级高铁解决喽,飞机因为天气等原因导致的晚点延误的问题。第二。有些中老年人坐飞机的时候受不了气流的波动带来的眩晕感。第三,它的价格是否会比飞机便宜,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第四,对于商务人士来说,价格不是最敏感的,关键点是时间和是否晚点。
      极高速下不可能用刹车,因为在极高速下紧急刹车,会认人瞬间死亡,只能用空气阻力方式降速后再刹车。这一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磁悬浮列车,是用电流控制列车做极速运动,当然也是用电流使其反方向停止运动了。
      真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隔离噪音
      怎么上下车,一站直达拉几个人?飞机中间也没有中途上下客,估计和飞机运营类似。
      真空中磁悬浮没有摩擦力(固体气体都没有)那么速度超过任何飞机都是正常的
      是低气压,根本做不到真空,如果做真空,对于管道材料是个挑战,对火车材料也是个

第七百三十四章 疯狂的地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