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天下以右为尊,二相为朝庭首辅次辅。
本来大魏废除了前朝左右丞相制,但本朝尚书省左右仆射是百官之首,仍习惯称为左右丞相。
谢迁道:“陛下,臣也有一诗奉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赵无恤笑道:“谢相此诗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必当流传千古!”
中书舍人王允之站起来道:“谢相此诗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这王允之乃是当世大儒,素以善于评点诗词、文章而著称。
谢迁闻言只是淡淡一笑:“王大人过奖了!”
这时吏部尚书李东阳也站起来道:“陛下,谢相,下官也有一首献上: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赵无恤赞道:“李爱卿此诗,甚是应景!”
赵无恤停了片刻,只见门下省左散骑常侍卢楚站了起来,道:“陛下,臣也有一诗献上: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众人齐声称好。
此时又有一人立起,手指窗外,道:“陛下,臣亦有一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众人看时,却是新任兵部侍郎李景。
他是谢迁的门生,本是朝廷大将,如今弃武为文,然而其诗仍然尽显武人之风。
此时却见苏威旁边一人站起一字一顿地应对:“李大人此诗甚是不错!本官也有诗一首: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大家看时,却是刑部尚书徐宾,他本是礼部侍郎,这几年官运亨通,已经升为刑部尚书了。
赵无恤点头微笑;众人随即称好。
此时众人酒酣意畅,赵无恤又让大家不必拘礼,殿内气氛十分活跃。
却听一声低低地嘶鸣,汉王赵仪从身旁宫女怀中接过小狗,那小狗却从他手中跳下地,乱跑起来。
赵仪急忙道:“绿珠,快捉住它!快捉住它!”
那一身绿衣的宫女绿珠尴尬地看看赵无恤与冯清。
冯清不悦地看看她:“看什么,快去捉啊!”指着身旁几个
第200章 群臣献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