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
次日天明,便带着百戏班往西凉国京城赶去。说也凑巧,正和那出使西凉国的大魏使节同路,高芝仪只怕那些使节中有人认得赵信,便说有些不舒服,停了半天方才命徒弟们转而往南。
赵信倒不以为意,另一个弟子问上哪去,高芝仪道:“听人说西凉南部邻国蜀国,富庶至极,百姓们极爱百戏,咱们去那里或许能多挣钱。”
赵信心中暗自冷笑,知她又在信口胡扯,却也不能揭穿她。本来自己也想暗地去找那使节,却见高芝仪已先行一步,不知这使节中都是些什么人,若真的是和高芝仪串通一气,自己贸然去见,只怕有生命之忧。
现在虽然跟着高芝仪在一起,她好像还不知自己已经恢复记忆,暂无危险,但若让和她串通一气之人知晓,只怕高芝仪情急之下,便会下毒手;毕竟现在他还不是高芝仪的对手。
若说找个时机逃走,赵信本来是有此打算,但见那大魏使团中人和高芝仪见过之后,他就改变了主意,只要自己活着,就总有机会逃走回去再见父皇母后,可是他想弄清这高芝仪和使团中人有什么诡计,那就不如再跟着高芝仪走一段了。
当下百戏班往南,连续走了四十多天后方才进入西凉南部邻国蜀国。
这蜀国虽与西凉邻国,中间却隔着戈壁沙漠、雪山草地,相距甚远且路程艰难。
蜀国与西凉风情迥异,却与中原大魏国相似,只是语言虽然一样,却有些变化扭拗,语速稍快,听起来便不是那么好懂。
这一日来到一条大河渡口,渡口边等着要过河之人,成群结队。
高芝仪一皱眉头,轻轻说道:“这么多人渡河,咱们得等到啥时候?”
赵信瞅瞅她说道:“师父,你们在这等着,我去看看。”
高芝仪点点头,赵信便大步流星地往河边走去。
这条大河,名为青龙江,从西部高原雪山发源,一泄万里,往东直流到东洋大海,是天下第一长河流,河面宽阔,水深流急,即使渡口这里水势平缓,但河面却极为宽阔,两岸相距有十来里路,渡船来回一次,几乎要小半天才行。
赵信探听回来,将情况说了,高芝仪看看天色道:“这么说,咱们今天要是过不去,还得住下了?”
赵信指着渡口旁边一幢幢房屋道:“那些房子全是客栈,就是给要过江之人留宿住的。现在有官府之人在那里把守,要过江之人一律登记。咱们今天是过不去了,师父,先住下吧,咱们把船先定下,明天过江。”又指着那黑压压的人群说道:“全是各地逃难逃灾的难民,想过江去城里讨口饭吃,官兵把着渡口,凡是灾民一律不准过江。”
高芝仪点点头,命弟子们赶起骡马,往那客栈走去。因为从西凉南下,高芝仪买了十几匹骡马,驮着行李,一路上又收了十多名机灵的少年男女做徒弟,这百戏班扩大了几倍。
高芝仪不但教他们戏法杂耍,还把自己学的西岳华山武功传授给他们。但当他们练功之时,只让赵信练习百戏,却不让他学武功。
高芝仪看看客栈及江边挤满的难民,叹息一声道:“怎么这么多难民?”
赵信轻轻说道:“听说他们的家乡发大水,还起了瘟疫,朝廷既不治理水患疫情,也不发放赈灾钱粮,老百姓没办法都逃出来了。要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一行人到客栈住下,按规定登记交钱,定下次日过江。
百戏班班中有几个少年小声嘀咕道:“这怎么登记也要钱啊?”
赵信鄙视地说道:“这就是官府捞钱的秘诀啊!不然官老爷们怎么吃香的喝辣的?”
第154章 南下蜀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