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耿恭、耿秉兄弟还在天井山中段,与另一支北胡大军左校王阿济格所率大军激战,处境也较为困难,赵无恤便命新组成的三千飞豹营,由杨连山率领,急速增援耿氏兄弟。
赵无恤另将大军分兵三路,第一路五万兵马由大将常和率领往北,在杨连山之后跟进,增援耿恭部,破了阿济格部后,两军合为一处,由常和统率,再去攻打被北胡侵占的战略要地冀州城,另一路仍然是五万兵马,由曹能带领,再次攻打安阳城。
只要安阳和冀州一被攻下,就能切断北胡朝庭和其草原故地的联系;赵无恤亲率一路八万兵马往东,佯攻洛阳城,并伺机夺占洛阳城东北各地。并传令南方诸地,要他们经营好已经占据的各州郡,扩充实力,准备全面反攻,将北胡人赶出中原!
耿恭在前后两支援兵增援下,大破北胡左校王阿济格部,将阿济格斩于马下,全歼其军,之后围攻冀州,迅速攻破城池,之后攻掠北境各地,将北方各州郡县北胡驻军一扫而尽。
曹能二打安阳城,北胡守军上次守城成功之后,戒备之心松驰,此次曹能突袭,一天之内便破城而入。
赵无恤亲自率军将盘踞在京北的北胡军一扫而尽,往东追击北胡残兵时,在北邙山救出苦苦支撑数年的苏威残部,两人相见,亦感慨万端,相拥落泪。
赵无恤命人将苏威残部送回后方休整,自己领兵去安阳城与曹能会合,并传令常和、耿恭所部亦南下会合,另派人急去南方各地,通知裴世基、张安世、陶三春等人,带兵北上,准备围攻洛阳城,要与郁久闾决战。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真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郁久闾虽然不舍这中原花花世界,但也明白大势已去,不得不准备退回草原大漠,一面调兵遣将,防守京城,一面暗暗命人收拾行装,一旦势头不对,便即弃城回逃。
此时北胡军虽然从草原故地又征了三十万兵,但在天策军和各地义军打击下,犹如往火里添柴一般,火势越来越大,郁久闾填进去的军队就像几根木柴,瞬间便化为灰烬,而原大晋降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遇到敌军,一触即溃,或者干脆望风而逃,不战便退甚至是倒戈投降。
郁久闾一连杀了几个降将,也无济于事,思来想去,并无良策,便把关押许久的杨秀请出来,告诉他,北胡准备把中原江山还给他,仍然立他为中原皇帝,两国以大河为界,此后与北胡为父子之邦,他杨秀要年年称臣纳贡,缴纳金银财货,美女工匠等等北胡想要之物。
杨秀本来以为北胡早晚要处死他,决没想到还有这好事,当下没口子的答应。
于是郁久闾便择日宣告全城,公开立杨秀为中原皇帝,只不过国号并不叫大晋,给另定了新国号,叫做“胡夏”,礼仪服饰也尽皆改作北胡之样。
郁久闾另把已经仅剩的十八万降兵交给杨秀的
第95章 傀儡皇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