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9章、形似张墓[2/2页]

我的盗墓生涯 完颜大贝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眼花缭乱的。说实话,这种安排确实很独特,若我是负责跟踪的让你,也未必能找到正主的具体上了哪一架。
      恭州自古就被称之为雾都,其大雾产生的原因则是因为城市周边尽是崇山峻岭,下飞机的那一刻,感觉凉飕飕的,尽管是夏季,还是穿上了厚实些的卫衣。
      我们没做任何停留,车队直接奔往上千公里之外的岐寨天坑,一路上因为天气阴暗,加上道路湿滑,让人的心情也难免多了几分压抑。
      我是真佩服老唐这种没心没肺的人,许是在飞机上酒喝多了,刚一上车便倒头大睡,王大少虽然还算清醒,但却不停的玩着手机,时不时的还在耳机边上大喊着:“打线啊,草,你们吃干饭的吗?”
      看着窗外陡峭的山崖公路,到处充满了危险与不安,天色渐渐的昏暗了起来。这一刻让我突然想起了第一次探墓的经历,那时候也是这样的公路,这样的山形,老唐也同样开了七八个小时的车。大西南地区永远充满了玄机,说来也算是一种巧合吧,盗墓之祖和盗墓之神竟然都葬在这片土地上,倒也充分说明了这里的灵气充盈。
      老唐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的,抬眼望了望窗外,竟发出一声感叹来:“卧槽,周大少,这.......这也太像张英墓所在地了。”
      我摇了摇头回道:“大体上相似,但就山形和风水上来说更加凶恶,咱们要去的岐寨天坑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天坑,那里虽然已经被开发成著名的景点,但始终没有消息说发现古墓,这也算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还有机会,忧的是找寻起来一定很困难。”
      王大少此时趁给手机充电的机会,抬起头道:“温韬所处在的时代是不是也讲究风水啊?”
      我点了点头回道:“岂止是讲究风水,我在玄门李家的典籍里查询到蛛丝马迹,他们家第8代传人李正科曾经利用《乙巳占正决》为温韬找寻过奇佳的风水位,可惜的是没有记录具体的地点。”
      老唐马上问道:“为啥不记录呢?”
      我轻哼一声:“亏你还是考古队出身,古代风水师找寻完大墓之后,剩下修墓的工作就会交给工匠们,尤其是帝陵之类的大墓,一旦修成,无论是图纸、小样、还是相关的记录,都会被焚毁,有的甚至会让修墓的工匠一起陪葬。李家深谙此道,又怎会给自己的后人添麻烦呢,如果记录下来,那一定会有人找上门来索要,甚至会将持有信息的后人灭口,得不偿失的事,没有人会去做。”
      老唐挠了挠头道:“那你有把握找到吗?”
      我有些犹豫,如果是玄门李家勘验过的墓,那一定是蕴藏龙脉风水奇佳的宝地,按理说只要能对应上天上的星宿,应该是不难。但恭州常年大雾缭绕,云遮气盛,想要对应天上的星宿几乎不太现实。
      于是对老唐说道:“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曹老头既然说我能找到,就一定问题不大,到地方再说吧,希望一切能如他所言。”

第649章、形似张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