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什么时候生产队还有考试这回事了?他不在家的时候,都发生了些什么。
姜黎简单地把情况说了说,姜槐序瞠目结舌,“光考试不够,还要经过社员投票推选,至于吗?”
在生产队当个仅生产队承认的组长,门槛这么高!
向国华也在监考,早看见他了,走出来正好听到他这话,嫌弃地挥了挥手,“你懂什么,没事自己一边玩去,别在这添乱。”
又跟陆令晁打了个招呼,让他去家里坐,才招手叫姜黎过去,有事情同她商量。
“……”姜槐序,他怎么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见他气得瞠目结舌,陆令晁轻轻踢他一脚,“走,去你家拿钓竿去,别在这添乱。”
姜槐序,“!”
傍晚等姜槐序钓完鱼回来,大队的结果也出来了。
社员投票推选各小组前五的同志,择成绩最优秀者录取,既保证了群众基础,又保证了学识扎实程度。
“暂时落选的也不要气馁,保持学习劲头,团结社员群众,大队不止需要这六个小组长。”姜黎把他们的考卷发下去。
试卷是向国华他们出的,别小看中年人的学习能力和劲头,他们自律又肯吃苦,学习成效未必比这些年轻人差。
说完,姜黎正式画下第一个大饼。
她微笑着看向被录取的六人,“年后,东升联营会正式架设全面的组织机构,会在生产队进行招工,如果年后你们不被别人顶下去,你们将是第一批东升的正式职工。”
正式职工四个字,砸晕了当选的六个小组长。
也叫落选的众知识青年眼里燃起了熊熊烈火,姜干事可是说了,大队不止需要这六个小组长,而只要他们够优秀,现在被选上的,也有被顶下去的可能。
本来这次开始说考核,后面又加了投票,不少知青心里都挺没有底的。
他们在之前跟社员关系可都只是平平,哪里比得上那些返乡知识青年,人家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家属亲戚随便一人一票,都能把他们碾压。
但昨天投票,一是不允许私下拉票,二是不允许凭亲疏投近亲,知青们的心才安稳下来。
虽然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全是社员公正的判断,但对他们来讲,已经是很公平了。
单从结果看,这很公平,六个小组长,四个知青,只有两个是返乡青年。
“姜干事,你瞧着吧,我们肯定带领组员好好干,不给大家可趁之机!”郑青梅胆子大了不少,扬声青脆地应道。
她一出声,很快有人附和,“对啊,姜干事,你还是跟大队长一起,努力多上马适合生产队的项目吧。”
竟然倒激励起姜黎和生产队来。
不过这确实是姜黎要的结果,“行啊,大家一起努力。”
第一百一十三章 别添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