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表演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第二天一早,工厂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全省各地的经销商、代理商纷纷打来电话,询问合作事宜。
     “张总,这是今天上午的订单统计。”秘书小王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走进办公室,“比平时增长了三倍!”
     张伟看着报表,心中既高兴又冷静。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想真正做大做强,还需要更大胆的步伐。
     “小王,通知各部门主管,下午两点开会。”
     “是的,张总。”
     下午的会议室里,工厂的主要管理人员都到齐了。厂长王建国坐在主席位置上,脸上挂着久违的笑容。
     “这次表演的成功,大家都功不可没。”王建国开口道,“但是成功只代表过去,我们要考虑的是未来的发展。”
     “厂长说得对。”张伟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我有一个想法,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现在我们主要是批发给经销商,然后由他们零售。但这样一来,我们对终端市场的控制力很弱,利润也被层层分割。”
     “你的意思是?”副厂长老李问道。
     “开设品牌专卖店。”张伟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议论纷纷。
     “专卖店?那要投入多少资金?”
     “风险太大了吧?”
     “我们有这个实力吗?”
     王建国皱着眉头:“小张,这个想法确实很大胆,但风险也很大。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如果贸然扩张…”
     “厂长,请听我说完。”张伟举手示意大家安静,“我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现在正是品牌专卖店兴起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抢占先机,就能建立起强大的市场优势。”
     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数字:“按照我的计算,一家专卖店的投入大概需要十万元,包括装修、货品、租金等。但一旦运营正常,年利润可以达到二十万以上。”
     “这个数据准确吗?”财务主管问道。
     “我参考了南方几家成功品牌的模式,也实地考察过。”张伟拿出一份详细的报告,“这是我整理的可行性分析。”
     大家传阅着报告,表情各异。有人觉得有道理,有人仍然担心风险。
     “小张,你打算开几家?”王建国问道。
     “第一期计划开设十家,分布在全省主要城市。”
     “十家?那就是一百万的投入!”老李倒吸一口冷气,“我们有这么多流动资金吗?”
     “资金确实是个问题。”张伟承认,“但我想到了解决办法。我们可以采用加盟的模式,由加盟商承担开店资金,我们提供货品和技术支持。”
     这个提议让大家眼前一亮。如果是加盟模式,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但是,如何保证加盟商的质量?如何统一管理?”王建国提出了关键问题。
     “我们可以制定严格的加盟标准,包括店面位置、装修风格、服务标准等。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监督机制。”张伟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大家争论激烈。支持的人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反对的人担心风险太大。
     “好了,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王建国最终发话,“这个提议确实值得考虑,但事关重大,我们需要慎

第233章 专卖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