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楚榆见二人没异议,便道:“行。”
“云大人,人员名册给我用用。”
云翰听话的将人员名册递了过去。
陈思森则好整以暇的瞧着楚榆,眼里布满了探究。
楚榆举着灯笼稍微的翻了翻,字迹工整,字体自成一派自有风范,楚榆忍不住夸了一句,“好字。”
这时,府中的小厮搬来了长案和椅子,楚榆将人员名册放下后,转身去了旁边,给局促大大人和差役每人发了一瓶牛奶和三个面包。
众人对楚榆的行为十分震惊,忍不住在心里震撼,这郡主也太太太亲和了吧?
见楚榆分发得有些费劲,大家赶忙来帮忙。
“谢谢了啊!”楚榆冲大家笑了笑,自己取了一盒牛奶和一个面包。
利用大袖子作弊拿出草稿纸和笔。
核对了一下源丘县的人数,将要发放的粮食与云翰又对了一遍。
这时,颜卿搬着桌子,也匆匆地赶了过来,同时昨日所有随楚榆来的人也都跟了过来。
云翰对着楚榆的数字有些吃力,楚榆用的是算术法,算得又快又准。
这个时代的人依赖于算盘,因此云翰有些为难。
好在,颜卿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等他对清楚,楚榆已经将百里县要分发粮食的数量也都算清楚了。
陈思森与两个人硬着头皮核对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核对清楚,中途步非凡也带着几队人马来帮忙。
“源丘县,共九百六十三人,其中4~12岁以下孩童两百六十四人,孕妇八十五人,三岁以下的孩童有47人。
今日仅发放源丘县所有在册人员一个月的粮食,无论老弱妇孺,每人每日皆可领粮食三斤,412岁的孩童及孕妇每日额外发放牛奶一袋。
三岁以下的婴孩额外发放10罐奶粉每月。
盛宁郡主从即日起,只发放三个月口粮,望各位县丞知晓。”
楚榆此话一出,众人给惊得下巴差点给掉了。
每个人三斤粮食每日,还要发放三个月,这郡主莫不是吹大牛吧?
楚榆又将各种粮食的数量说了一遍,楚昭安和颜卿的属下带着人搬一件登记一件,忙得不亦乐乎。
终于把源丘县的口粮搬完,颜卿安排了一个精卫以及步非凡带的一队人马,加上云翰自己带的人,租了个车队,将口粮装好后。
楚榆慎重地说道:“云翰大人,还望您这批口粮务必落实到每一个人。记得登记造册,方便查验,待过两日,农官和种子运过来后,再谈秋种之事。还望大人在源丘县耐心等候我等。”
“是!”云翰长得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是仅次于颜卿与陈思森低于一届的考生。
楚榆查过县志,是个十分有干劲的年轻人。
楚榆其实很享受与这样的人合作,总觉得同龄的人合作起来更能事半功倍。
随后她指了指身后分出来搁置在旁边,堆成小山似的米粮,“这是我特地分出来为遗留在源丘县灾民准备的,还请云翰大人多多费心,分发给这些受苦受难的灾民。
若是那些吴家可归的灾民若是愿意留在此处生活,不妨问问愿不愿意到我这来,包分配工作与住宿。”
云翰没想到小小年纪的楚榆,竟这般有实力,又怕她画大饼。
“云翰只是愿意为郡主效劳的,只是,遗留在县里的人实在太多,老少妇孺统共算起来也有一百来人……”
楚榆将自己的设计图拿出来,摊开,与他解释,“云大人,这是我准备在源丘县设立的作坊,作坊若是运作起来,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一点,您无需担心。
我如今时间有限,这是银子和图纸,还望大人帮忙,帮我寻两处方便安静的地方,建三个这样的作坊。
这是我的得力手下,还望大人鼎力相助。”
云翰略作思考了片刻,当即将银子和图纸仔细的收好,随后将身上一块玉佩递给了楚榆身边的小厮。
这小厮是楚昭安训练出来的得力助手,他举止有度,不卑不亢,颇有管事的风范。
如此,云翰满意的点点头,这郡主身边的人都如此了得,显然无需质疑真假。
楚榆葫芦画瓢又安顿好了不舟县的粮食发放,以及要同时建设五个作坊的计划同样拜托给了祝恩泽。
又将青州城里行善施粥事宜与陈思森核对了一遍,又将米粮分发下去,已经巳时初了(上午十点)。
只不过,百里县的县令却迟迟不见踪影。
楚榆又将自己在赶路时做的发展计划与陈思森对了一遍,颜卿时不时的提出一些优质的建议,陈思森也从计划中发现几处不合适之处,楚榆将计划稍微调整了一下后,巳时末了。
知云来喊人吃午食,楚榆命人将后院收拾了一番后,邀请了陈思森、步非凡及下属一同用饭。
两人也不不退却,大大方方的去了花厅。
就在楚榆等人刚净完手,便有小厮来报说,“郡主,门外百里县县令周怀城周大人求见。”
第163章 吹大牛的郡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