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
汉中太守府的这间密室,烛火摇曳,将墙壁上悬挂的简陋地图映照得明暗不定。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硝烟味,那是前几日夺城激战留下的余韵,尚未完全散去。
而更浓重的,是一种无声的压抑,一种风暴来临前的沉寂。
我端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面前的案几。
案上摊开着几卷竹简,那是石秀刚刚呈上的最新情报,
汇总了南郑城内外各方势力的动向,尤其是那些本地士族
——以阎圃为首的那群人,
在我接任太守、特别是接受了曹操那份“名正言顺”的任命后,表面上恭顺了不少,
但暗地里的串联和小动作,却从未停止过。
“主公,”
徐庶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语调一如既往地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阎圃等人近日频繁往来,城中几家大户亦有异动。
玄镜台的消息显示,他们对主公之前的‘下马威虽有忌惮,但更多的是怨恨与不甘。
恐怕……他们绝不会甘心看着我们在此立足。”
我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人。
徐庶,我的首席谋主,智慧深邃,洞察人心;
石秀,玄镜台的副手,心思缜密,掌控着我遍布暗处的耳目;
老吴,忠诚可靠的护卫统领,沉默寡言,却是我最信赖的武力保障;
还有……孙尚香。
她一身劲装,英气勃勃地坐在侧席,
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或许还夹杂着一丝对这种密室政治的不耐。
夺取南郑的战斗,让她麾下的锦帆卫大放异彩,也让她自己过足了冲锋陷阵的瘾。
此刻坐在这里,听我们讨论这些勾心斗角的“文事”,
对她而言或许有些枯燥,但她显然明白这场会议的重要性,努力保持着专注。
“元直所言,正是我所虑。”
我沉声道,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
“汉中,看似被我们轻易夺取,实则根基未稳。
张鲁的五斗米教统治多年,虽不得人心,却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
而那些盘踞地方的士族豪强,更是枝繁叶茂,势力根深蒂固。
我们如同强龙闯入了浅滩,看似凶猛,实则随时可能被这滩中的暗礁、淤泥所困。”
石秀接口道:
“主公明鉴。
这些士族,掌控着汉中大部分的土地、人口和舆论。
他们彼此联姻,互为奥援,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
我们虽有强兵,但若不能争取民心,不能打破他们的垄断,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
我的手指重重地按在南郑城的位置上,语气斩钉截铁,
“我们不能等!
不能给他们喘息、联合、反扑的机会!
必须趁着现在夺城的余威尚在,军心可用,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行新政,彻底改变汉中的格局!”
密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明白,“新政”二字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一场彻底的革命,一场对旧有秩序的颠覆,一场……必然会引来疯狂反扑的豪赌!
徐庶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主公决心已定,庶自当竭力辅佐。
这几日,庶已根据主公的意图,并结合汉中实际,草拟了三项核心新政的细则,请主公定夺。”
他起身,拿起案上的一卷竹简,缓缓展开。
“其一,为‘军功授田。”
徐庶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凡我军将士,无论出身,皆以军功大小授予田亩、宅基地。战功卓着者,可荫及子孙。
此策旨在彻底激发将士用命之心,将我军打造成一支真正忠于主公、为自身利益而战的铁军!
这是我们推行一切新政的武力根基!”
孙尚香闻言,眼中光芒大盛,忍不住插话道:
“这个好!
打仗就该凭真本事,凭军功拿赏赐,天经地义!
那些只会在后面动嘴皮子的,凭什么占着大片土地!”
我微微颔首,示意徐庶继续。
“其
第658章 风雨欲来,密室定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