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 天启二年前三季的总结[1/2页]

带着大明横推诸天 我是王帅帅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启二年九月一日。
      大明京城皇宫乾清宫。
      朱由校看着手中户部递上来的折本,里面写了天启二年这一年的各种粮食的收入。
      全大明玉米、小麦、大米、番薯、土豆等一共产出12亿石,其中朱由校简易版的化肥起了很大的作用。
      朱由校皇庄的粮食另外算!
      大明百姓家家户户在农忙的时候都不分昼夜把自家的田地耕了一大半,小孩老人齐齐上阵。
      没耕完的土地也撒上了种子,才能有如此惊人的收获。
      其中2.4亿石粮食已经堆满了大明各个地方的官方仓库。
      这二亿多石粮食是税收,税收百分之二十,在古代来说无疑是轻得不能在轻的税收了。
      两亿多的百姓,每天一斤粮食,一天就是两亿斤,一年就是七百三十亿斤粮食,劳动力吃得多点,总共也不会超过八九百亿斤粮食。
      这一年就要吃掉七到八亿石粮食,大明百姓手中一共剩下的粮食不到两亿石,也就是每人平均一石粮食剩余左右。
      一石粮食大概110斤,五口之家大概剩余五百斤左右粮食,这其中是包括了土豆玉米番薯这些东西。
      由于没有各种苛捐杂税,大明百姓的日子比起以往不知道好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北方获得的耕牛已经送到了南方的村社,基本上是十户人家拥有一头耕牛,
      这个数据跟朱由校的计算出点了差错,朱由校只是脑海中粗略的做了个计算,详细计算还是户部在做。
      但是明年有了耕牛,粮食产量就会进一步迎来爆发。
      潜龙嘉庆时期据可靠文献推算,全国近3亿人口大约产各种粮食22.5亿石,其中一石约等于110~140斤。(作者也建立数学模型算了下,差不多,可能还会高点,数据不好找,也不一定精确,考究党在骂,我就怼回去了。)
      这意味着人口会迎来大增长。
      毕竟生孩子的奖励在那里,而且多生一个人,就多五亩地,养得活。
      许多大明百姓把吃不完的粮食要么酿酒,要么卖给大明朝廷换钱币买点布,买点肉什么的。
      更多卖了钱的都是存家里,攒着。
      无数百姓受到了朝廷的恩惠,无不在家里给朱由校立生祠,天天为朱由校颂福,为大明颂福。
      民心凝聚,朱由校又收获了一大波气运,虽然只让朱由校突破到了金丹二重,但是总比没有的好。
      唯一的遗憾就是紫运气运紫龙没能增长丈数。
      而大明税收上来的两亿石除了送去各个军团卫以外,还要送去苦力吃,以及战马马匹吃,马儿吃的不比人少,只会更多。
      还有各个官员,除了俸禄,也要发放大米的。
      就算是这样,粮食还有剩余。
      要知道修炼的士卒消耗的粮食极为恐怖。
      朱由校皇庄中也产出了大量的粮食。
      够吃。
      等统一全球,朱由校会去一些产灵米的世界,获得一些优质灵米,不仅产量惊人,还能提供灵气,帮助百姓士卒修炼。
      尽管功法还没普及到百姓,只要后面时机成熟,就可以全民修仙。
      至于白银收入,开海以后商税,各种丝绸、茶具、瓷器的交易,盐科,等等各种收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亿两白银。
      开海以后全世界的白银都在往大明涌入,等打下东瀛以后,白银只会更多。
      到时候朱由校可能会用金本位,而不是银本位。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得想办法提高大明的人口,不然整个大明位面这么大的土地,谁去占领?
      一年军队军费的开支,宝船的修建的费用,道路的修建费用,还有官员的俸禄,武器装备维修的费用,各种费用支出,大概开支在九千万两白银。
     

第三十九章 天启二年前三季的总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