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便来到了八月。大军在此地已休整了十余日,这段时间里,各项战后事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如今,杀胡台和英烈碑都已顺利建造完成。杀胡台矗立在雁门关内那片曾经战火纷飞的战场中心,它高大雄伟,仿佛一位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边疆;而英烈碑则庄重地建在雁门郡的郡城之中,以供世人前来瞻仰、祭祀。
对于并州的归属问题,马超心中已有了一定的决断。就在英烈碑建成的这一日,马超特意集结了三军将士、文臣武将以及当地百姓,共同来为英烈碑举行揭幕仪式。这场景,一如当初在长安城为那座英烈碑揭幕时一样庄严肃穆。
马超站在众人面前,神色凝重而又激昂。他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开始慷慨陈词:“诸位!自远古时期,从商周朝开始,边疆便不太平,犬戎、西狄等异族屡屡滋扰。到了我大汉,匈奴更是成为心头大患。好在汉武大帝雄才大略,将匈奴打得不敢南下牧马。可近些年来,朝廷衰败,先是匈奴,后有鲜卑,这些异族轮番入侵我中原大地。难道我中原便无人能抵御他们吗?当然不是!今日,我在这雁门关内建立杀胡台,一则是为彰显此次全歼匈奴的赫赫战功,二则更是要震慑草原上的诸多部落,叫他们不敢再轻易窥视南方!”马超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掷地有声。台下众人听了,纷纷欢呼雀跃,群情激昂,“杀胡!杀胡!”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马超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他神色变得更加沉重,缓缓说道:“然而,战争必有损伤。此次为了讨伐肆虐的匈奴,不知死伤了多少汉家男儿,又有多少将士血洒疆场。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为了守护百姓的安宁,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特意铸造这英烈碑,就是为了祭祀他们,铭记他们的功绩,让后世子孙永远缅怀这些英雄!”说到此处,马超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与哀伤。台下众人听闻,不禁为之动容,许多人眼中泛起了泪花。三军将士们更是挺直了脊梁,神情肃穆,向那些牺牲的战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百姓们也纷纷低头默哀,心中对这些英烈充满了感激与悲痛。一时间,整个场地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马超带领众人一同为英烈碑揭幕。红布缓缓落下,英烈碑上的字迹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众人纷纷围上前去,瞻仰着碑上铭刻的英烈名字,心中充满了敬畏。这场庄重的揭幕仪式,不仅是对英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边疆安定的一种期许,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了大汉的繁荣与安宁,不懈奋斗。
晚间,营帐内外灯火通明,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热烈进行。马超为了庆祝此次平定匈奴的大捷,同时也是为了凝聚各方势力,特意举办了这场宴会。军中宿将、足智多谋的幕僚以及各方势力首领纷纷到场,其中包括公孙瓒,西羌的越吉元帅,东羌的俄何烧戈、烧当等首领,甚至连羯人首领也在列。此次战役中,羯人首领为了能在马超面前展现自己的实力与忠诚,作战时奋勇杀敌、悍不畏死。马超见其表现出色,在他满含期望的眼神中,特意安排他居于烧当以下的位置,这一安排让羯人首领感激涕零。
宴会上,马超高居主位,尽显王者风范。他的左侧依次坐着公孙瓒、越吉、俄何烧戈、烧当,随后便是那羯人首领。公孙瓒神色沉稳,虽历经波折,但此刻也为能参与这样的盛会而感到几分欣慰;越吉等西羌、东羌首领们,身着本族华丽服饰,带着草原儿女的豪迈,与众人谈笑风生;羯人首领则小心翼翼,又难掩兴奋,时刻留意着场上的氛围。
马超右侧则是庞德、张辽等猛将,他们战功赫赫,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徐庶、鲁肃、法正等智谋之士则在张辽他们后一排就座。再往后一排,依次是徐晃、张绣等将领,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们齐聚一堂,使得整个宴会充满了豪迈与热烈的气息。
宴会伊始,马超端起酒杯站起来。环视众人,目光炯炯,神情激昂地继续说道:“此番征战,我们历经无数艰难险阻,面对匈奴的铁骑,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大家的热血与汗水,洒遍了并州的每一寸土地,才换得今日的胜利。”
“我们不仅要让匈奴知道,我大汉儿郎的厉害,更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等保家卫国的决心。”马超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守护边疆,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我大汉江山永固
第979章 慷慨赠并 剑指草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