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74章 决战地点 雁门关前[1/2页]

东汉不三国 随风扶摇九万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马超自过完年便出兵并州,一路势如破竹,到如今七月半,几乎踏遍了并州全境。在并州,除了与匈奴的交锋,倒没经历过什么大规模的恶战。并州各郡的郡守、官员以及百姓,皆是满心欢喜,纷纷担壶携浆,欣然向马超效命。
     原来,并州这些年来,朝廷的军队几乎未曾涉足,百姓们苦不堪言。每次异族入侵,皆是一番烧杀抢掠,肆意肆虐。而并州的地方官员们,面对异族的侵扰,毫无办法,朝廷又一直不派兵前来驻扎防御。至于那些本土的小势力,也是一盘散沙,成不了大气候。早年,并州刺史丁原带着吕布和并州的精锐前往洛阳,便一去不复返,自此之后,并州便群龙无首。本地的军头们虽说占据一方,却没有一个能真正统领全局、抵御外敌的人物。
     再加上异族年年侵扰,并州百姓和各级官员实在是饱受苦难。而马超对抗异族的赫赫威名,早已传遍四方。他们羡慕西凉的百姓,能有马超这位神威天将军坐镇,即便遭遇侵略,也能迅速将敌人歼灭,少受许多战火的荼毒。如今,这位神威天将军终于来到并州,并州众人简直欣喜若狂。
     在马超追剿匈奴的过程中,所到之处,百姓和官员们无不积极配合。每到一处郡县,城门大开,众人皆以迎接王师之礼,表达对马超的效忠之意。
     自袁绍大军撤退后,局势为之一变。马超当机立断,向徐荣和公孙瓒下达了全歼匈奴的命令,要求他们从河东出兵,与自己一同彻底剿灭匈奴势力。原来,马超此前成功打下雁门郡,在谋士徐庶的建议下,他派遣庞德率重兵死死守住雁门关。匈奴人在并州境内四处劫掠无果,随着马超军队的步步紧逼,只能步步收缩防线,而雁门关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退路。
     实际上,马超此时已基本掌控并州各郡,将匈奴人如同瓮中之鳖般困在了雁门郡。自从拿下雁门关后,马超便如同扎紧口袋一般,逐渐缩小包围圈,此番围剿,恰似布下了十面埋伏,那匈奴的呼厨泉和迷当便是插翅也难逃。
     接到马超的军令,徐荣和公孙瓒欣然应允。公孙瓒多年在中原征战,虽未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胜利,还屡屡败阵,但在对抗异族方面,却声名远扬。昔日他所率的白马义从,何等威风凛凛,令异族闻风丧胆。这些年,公孙瓒心中一直憋着一股郁气,如今听闻能参与剿灭匈奴的行动,自是毫不犹豫地领命而去。
     此刻,匈奴人被困于雁门郡内,马超亲率中军在西面严阵以待,负责围堵;公孙瓒与徐荣则统领大军在南面扎下营寨,截断匈奴南逃之路;而徐晃、张辽二人早已率领精锐穿插到东面,形成合围之势。三方势力如同三张紧密的大网,正一步步将匈奴人往雁门郡的核心区域收缩。
     呼厨泉当年匈奴惨败后,率残部投身于鲜卑大王轲比能帐下。那时,匈奴族人四散而逃,元气大伤。在轲比能麾下,呼厨泉苦心收拢残部,历经时日,总算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
     此次入侵并州,呼厨泉可谓孤注一掷。由于匈奴没有自己的固定地盘,客居在轲比能处,日子过得并不顺遂。恰逢轲比能谋划大举进犯大汉,呼厨泉便将本部所有能战之兵尽数带出,妄图借此契机,恢复昔日匈奴的荣光。况且轲比能也曾保证,若此次行动有所斩获,轲比能分文不取,便将其视为匈奴东山再起的资本,届时还会重新为他们划定地盘。如此诱惑之下,呼厨泉怎能不动心?于是,他亲率六万五千匈奴骑兵踏入并州。
     初入并州时,尽管各地守军严防死守,但面对匈奴骑兵的迅猛攻势,城池勉强能支撑一阵,可乡野之地却毫无防御能力,任由匈奴人纵马驰骋。呼厨泉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仿佛又找回了当年大匈奴鼎盛时期的感觉,愈发觉得自己能恢复匈奴的荣光,以大汗之名,重铸辉煌。
     在众多抵抗力量中,唯有一个名叫牵招的小将,能给他带来些许麻烦。牵招虽年轻,却颇具谋略,所部虽也是临时组建的兵力,却能勉强与匈奴对抗。直到徐荣和公孙瓒两面夹击,匈奴军才遭受重创,不得不撤出河东郡。
     可呼厨泉万万没想到,鲜卑军竟败得如此之快。此前他只顾着烧杀抢掠,浑然不觉危机将至。直到马超率领西凉大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眼前,他又见到了那个在梦中都让他咬牙切齿、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男人。
     自那之后,匈奴军便陷入了屡战屡败的困境。马超的西凉铁骑勇猛无比,战术精妙,呼厨泉根本无力抵挡。一路败退,如今已被逼迫到了雁门郡。
    &nbs

第974章 决战地点 雁门关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