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郭嘉看着似乎并没有完全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曹操,踌躇了半天,内心天人交战,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主公,您当真以为这与西凉联姻,就全然是个好事吗?”
曹操微微一愣,说道:“至少眼下,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马超此人,一直心怀天下,为人也算正直。真到了不得不兵戎相见的那一刻,那便双方各凭本事吧。”
郭嘉一脸忧心忡忡,说道:“主公,您恐怕还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啊。”
曹操面露疑惑之色,问道:“有何严重之处?你但说无妨。”
郭嘉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您不觉得大公子有些……嗯,在性格方面有所缺失吗?大公子确实十分优秀,无论是品行还是才学,都无可挑剔。然而,您不觉得他在性格上太过正直,缺少了一些枭雄该有的气质吗?”
曹操微微皱眉,其实他之前也有所察觉。若说曹昂不像他,似乎也不尽然,曹昂就如同他年轻时一般,一心只想着安定天下,为国家出力。想到这儿,曹操不禁苦笑,那也曾是他自己的想法啊,那时的他,只想着死后能在墓碑前留下“大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名号,哪像现在这般心思深沉,要在这乱世中逐鹿天下。
说罢,曹操对郭嘉说道:“子修还年轻,再过几年,等他成熟些,经历点挫折,性格自然会有所改变。”
郭嘉一听,急得不禁一拍手,说道:“主公啊,谈何容易?”
曹操面露疑惑之色,不解地看着郭嘉。
郭嘉赶忙继续解释道:“您想啊,如今天下诸侯林立,在这局势中亦算是顶尖的势力了。庇护在您的羽翼之下,又有谁能给大公子产生威胁,让他切实感受到挫折呢?”
曹操一阵思索,缓缓说道:“罢了,也罢。就算子修的性子始终不变,我曹操又不是只有他这一个儿子。日后执掌家业之人,也并非定要子修来担当,交给其他儿子也是可行的。子修这一心为公的性子,若能用心辅佐他的兄弟,也算是为家族尽了力。即便他兄弟容不下他,那又何妨?他背后还有马超呢,他身为马超的妹婿,马超想必不会坐视不管,自然也是无碍的。”
郭嘉听曹操这么说,心中虽仍觉得曹昂之事需谨慎对待,但见曹操已然有了这般考量,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说道:“主公深谋远虑,既然您已权衡利弊,做出决断,那此事便依您所言。只是,无论谁将来执掌家业,当下与西凉的联盟以及应对袁绍的战事,都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曹操神色一凛,点头道:“那是自然。此次与西凉结盟,虽解了燃眉之急,但袁绍虎视眈眈,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你即刻去督促各营将士加紧操练,储备粮草,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密切关注西凉出兵解函谷关之围的进展,随时向我禀报。”
郭嘉拱手应道:“是,主公。属下这就去安排。关于联盟事务,我也会与各相关将领和谋士商讨,确保与西凉的合作顺畅,不给袁绍可乘之机。”
曹操说道:“好,此事就全权交给你负责。另外,那几个派去长安辅佐子修的人,务必挑选忠诚可靠且智谋过人之士,暗中叮嘱他们,既要帮子修应对各种事务,又不可过于张扬,以免引起西凉方面的猜忌。”
郭嘉说道:“主公放心,属下定会精心挑选合适人选,将您的意思传达清楚。他们定不会辜负主公的期望。”
曹操微微点头,挥了挥手,说道:“去吧,诸事繁杂,你多费心。”郭嘉再次行礼告退,匆匆离开书房,去执行曹操交代的各项任务。
曹操望着郭嘉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在这乱世之中,家族的传承与霸业的争夺相互交织,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曹家的兴衰存亡。他深知,无论选择哪个儿子执掌家业,都需要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小心翼翼地布局,确保家族的根基稳固,方能在争霸天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与西凉的联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妥善应对,才能为曹家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文丑与张合已然围困函谷关许久,虽说他们主公那边并未下达撤兵的指令,可函谷关久攻不下,二人心中着实窝火。为了攻克此关,他们连投石车、井栏等攻城器械都安排上了,然而夏侯惇、夏侯渊兄弟率领守军严防死守,使得他们的进攻屡屡受挫。
起初,几乎日日都要攻城,可面对曹军顽强的抵抗,他们不得不改变策略,后来更改为三
第968章 枭雄本色 三方博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