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边心动。”
      “所以,西域那边也有聪明人啊。”
      唐安淮颔首,“不管何时何地,都不能骄傲自满。”
      “我知道,所以我在想,怎么着将计就计,引他们上钩呢。”
      “这倒也不难。”
      “爹爹你别卖关子呀。”
      王三郎看着父女俩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一时间目瞪口呆——
      是他兵书读的少还是自己学问不够高?
      为什么他们竟然如此大胆。
      是真的胆大妄为啊。
      真的可以拿城中粮食来做诱饵吗?
      唐诗似乎这才注意到王三郎,连忙喊他商量,细细说了一遍方才的计划,“大哥你觉得我这计划怎么样,是不是天衣无缝?”
      王三郎:“……”实不相瞒,他觉得处处都是漏洞。
      “若是西域联军再度来袭,只怕河套府的这些将士,不足以抵抗。”
      倒也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西域各族的骑兵极为骁勇。
      一旦河套府城破,届时只怕城内会血流成河。
      这些西域蛮族一贯的烧杀抢掠,从来不会手下留情的啊。
      “大哥言之有理,但河套府是我等家园,保卫河套府不止需要士卒们舍生忘死,更需要百姓们众志成城。”
      王三郎更惊了,“百姓守城?四妹你真是玩笑了,百姓们手无寸铁,又不懂兵法战略,他们怎么能守城?”
      “国破家园不再,就不能为了自家的财产,为了家人拿起武器吗?”
      王三郎被问得一愣,“大哥觉得百姓们不像寻常士卒训练有素,这倒是没错。但大哥可否问过他们呢?”
      “不曾问过。”
      “所谓树倒猢狲散,若是河套府破,对这些百姓们有什么好处?”
      没有好处,只有妻离子散家园被破坏的无限悲伤。
      “但若是将西域联军引而击之,那么河套府能保数年太平。”
      数年太平。
      这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
      王三郎自然知道,每年春秋之际,河套府作为边关城池都会受到外族大军的侵袭,饶是褚建文骁勇善战,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对于西域蛮族,河套府百姓不堪其扰,然而却又没有根治标本的办法。
      朝廷并不打算对西域出兵,如今是战术防守阶段。
      而且大魏朝的马匹并不够多,尽管这两年河套府养马场马匹繁殖很快,如今已经有小两万匹,但相较于西域的数十万战马,还是不够看。
      这也是唐诗的“数年太平”具有诱惑力的原因所在。
      王三郎稍有些迟疑,作揖看向唐安淮,“唐先生觉得这可行吗?”
      “攻防转换很重要,如果只是处于防守姿态,输掉战争是早晚的事,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当然,这个进攻不是摆开一字长蛇阵贸然进攻。
      而是有策略的进攻。
      王三郎听到这话笑了起来,“褚建文后,河套府的确没有擅长防守的将军,既然已经没什么退路,那不妨试试看。”
      将军府的一众副将和参将,没有褚建文那般骁勇,不足以威慑西域大军。
      既然如今进退维谷,那倒不如搏一把——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一个死罢了。”

217 以河套府为诱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