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一百零四[1/2页]

长安调 顾青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谢奚回厨房,吴媪已经将鱼处理出来了,几个小孩见她出来跟着问:“还做荷叶饭吗?”
      谢奚笑说:“做呀,还需要你们帮忙。”
      崔莹莹忙说:“姐姐快说,需要我们做什么?”
      进了厨房,她见盆里的青豆,就说:“你们将这青豆和荷叶都洗干净,我去准备腊肉,等准备好了,就能做了。”
      几个小孩欢天喜地的去院子的水缸旁去玩水了。
      吴媪笑说:“雀奴和崔郎君一样的喜欢小孩。”
      谢奚心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不可能生孩子的。别人家的小孩当然可以随意喜欢。
      她也不辩解,将鲈鱼摆好盘放在一边,将吴媪清洗好的小排准备好,下锅炸好。春季的第一茬菠菜已经能吃了,李氏舍不得,心疼的拔了很多。
      为了照顾谢氏的口味,做一道冬瓜肉丸汤。菠菜粉丝凉拌了开胃。
      几个小孩就做一道蒸山药泥,没有蓝莓果酱,就将桑葚果酱和杏熬成了酸酸的果酱搅拌在一起淋在上面,口味很好。
      几个小孩洗好后进来巴巴的等着,谢奚将腊肠切成丁,和泡好的米端在餐桌上,调好味道,将荷叶裁成几片,包好后,孩子们自己用线扎好。
      等她料理好午饭,吴媪听着她的指挥,又做了红焖羊肉,这是单独给家里的劳作的男人们做的。
      等午饭的时候,女眷们在她房间隔壁的小客厅里吃饭。
      几个小孩的荷叶蒸饭味道很突出,连老太太都问:“这荷叶的香味这样浓?”
      崔晚骄傲的说:“祖母,谢姐姐领着我们做的荷叶饭,这是我们洗的青豆和荷叶,祖母一定要尝尝。”
      老太太听的笑起来,吴媪将菜端上来,谢奚招呼说:“快尝尝味道,若是不合口味,记得和说一声。”
      长安城里都没有炒菜,那道糖醋排骨果真突出,卢氏爱不释手,清蒸鲈鱼丝毫闻不到腥味,鲜香清淡,让几个女眷都耳目一新。
      老太太独爱果酱山药泥。小孩子们格外喜欢荷叶饭,因为有自己的参与。其实就是古代版的电饭煲快手菜。糊弄小孩子足矣。大人们都觉得极好。
      吃饭的只有崔家的女眷,谢氏喝着汤,笑说:“雀奴在厨艺上,造诣极高。”
      几位女眷觉得很不错。
      等饭后,已经是日头最毒辣的时候,小孩子们被大人拘在房间里午睡。
      谢奚睡不着和吴媪几个人坐在厨房里包粽子,谢氏打发自己的老仆帮忙一起包粽子,她则坐在一边看着,和吴媪几个人闲聊。
      谢奚的鲜肉粽包得很快,各种馅的粽子用的线颜色不同。
      等中午包完,她才回房间,崔邺跟着进来说:“我要回城了。”
      谢奚警惕的问:“是不是城里要出什么事了?你这么着急把人送出来?”
      崔邺笑说:“那倒不是,只是不想让她们去凑热闹,明日曲江池赛龙舟,兴师动众劳命伤财。”
      谢奚听着都觉得费事,随口说:“人放在我这里,不用操心。忙你的去吧。进城了先去书院将我弟弟差人送回来。”
      卢氏对崔邺要回城颇有微词,心里料定了他是溜了。和老太太抱怨,老太太一身褐色的衣裙,坐在二楼的楼台上看着远处的景色,笑着说:“这可是个好地方,想不到小小的田庄里,有这样的小娘子。”
      卢氏听她提到了谢奚,也跟着说:“人我是很满意的,说话做事敞亮,咱们家也没那么多规矩,人看着聪明,不是糊涂人就行。只是……”
      老太太看着远处的菜花地,指指说:“柬之说,那叫芸薹,长安城仅此一景,这么看着可真漂亮。”
      卢氏回头看了眼,一马平川的乡下,二层小楼的视野极好。
      卢氏笑说:“这田庄倒是经营的挺好,这院子看起来倒不像是乡下野居。”
      崔老太太看着院子里的格局,其实挺讲究的。
      李氏领着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看花,谢奚给崔邺养的花都摆在院子里了,鲁伯按照谢奚的着法,做了个梯形架,院子里都是青石板铺的。李氏爱干净,天气暖了每日都会洒水清洗。
      这里处处透着精致。
      崔老太太倒是说:“柬之若是真看上谢家雀奴。倒是他命好。”
      谢奚准备的雄黄酒和艾草,在房间里都摆好。
      吴媪编的五色绳给每一个小孩都戴在手上。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谢奚取了鲁伯去年晒干的艾草编成的艾草干条,燃了后一吹,起烟后驱蚊极好。这是老祖宗的土办法,这是她爸爸教她的,爸爸说从前在乡下,夏天的蚊子实在是太猖狂了,乡下的老乡们教他们的。
      谢昭进了院子看见了她就说:“书院里的同窗们越好明日去曲江池游园,没想到五哥来接我。”
      谢奚坐在院子里看着几个小姑娘踢键子,起身笑问:“原来你不想回来呀?”
      谢昭现在不怕她逗了,说:“没有,曲江固然热闹,但是南地遭灾后,几个从江南来的同窗已经退学归乡了。其实不大适合这样热闹。”
      谢奚回头看着他,见他好像又长高了,感慨的夸道:“吾家阿昭长大了,知道民生多艰了。南地水患严重,百万人受灾,确实不该这样。但是我包了很好吃的

第104章 一百零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