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命曹操攻进楚国腹地这件事情。
      已经闹到全国皆知的程度了。
      有人说,大秦的国力,在陛下的治理下,已经到了可以跟楚国掰掰手腕的层次了。
      也有人说,这就是在以卵击石。
      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大秦战胜楚国,收复失地,已经是老天眷顾了。
      如今竟还妄想着主动攻打楚国。
      简直就不知道‘死字该怎么写。
      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秦军深入楚国腹地,能获得什么好处。
      就连嬴渊也是这样想的。
      ......
      函谷关。
      曹操与诸位将帅,正在商议东出之事。
      少有言谈的朱棣神情肃穆道:“武帝时期,我大秦确实也东出攻打过楚国。
      可是那一战,我军大败而归。如今楚国武力之充沛,远胜我大秦。
      就连武帝时期都无法做成的事情,此刻去做,岂不是自寻死路?”
      有这个担忧不无道理。
      然而圣旨都已经颁布了。
      真要抗旨不遵不成?
      董卓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曹帅还是向陛下说明当前的情况,如今,确实不能攻打楚国。
      我军能做到自保的程度,就已经是实属不易了。”
      四王皆不同意出兵楚国一事。
      就在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曹操缓缓开口道:“诸位是觉着陛下不知兵?”
      闻声,众人纷纷对视一眼。
      紧接着,曹操继续说道:“陛下知兵,这件事,诸位心知肚明。
      既然陛下知兵,又为何要下达这种圣旨?其背后深意,诸公可曾想过?”
      在他们眼里看来,嬴渊确实知兵。
      当初潘凤灭掉项家军先锋一事,可是被他‘预料到了。
      从这件事情上,就不难推断,陛下不仅知兵,而且还精通兵法。
      “难道曹帅心中清楚?”赵匡胤好奇问道。
      曹操摇了摇头,“本帅也不知晓,但是本帅相信陛下。
      诸位,回去布告全军,三日后,兵进楚国旬阳!”
      曹操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按照嬴渊的命令行事。
      其实话说回来。
      自从拿下函谷关以后。
      嬴渊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曹操是怎么将四王的军队,都协调好的?
      没有让他们各自为政?
      毕竟,从一开始,嬴渊就暗示让他们保留自己的兵力了。
      可实际情况,他们听从曹操号令到现在开始,完全就是用着一种没有私心的打法。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难不成,四王都对自己这个皇帝表示效忠了?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四王是何许人也?
      他们要是都忠心不二,世间可真就没什么奸臣了。
      四王一定别有打算。
      他们可能想着,先打赢这场国战,收复了函谷关。
      赚些功劳,然后权倾朝野。
      对,一定是这样...
      不得不说,嬴渊的心态,还是很乐观的。
      无论经历了什么挫折,始终都能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大秦一定会亡国。
      主要是那些文武大臣们的名字,给了他十足的自信。
      ......
      承平三年初春。
      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攻入楚国腹地。
      其余人马,留守函谷关。
      二月二,龙抬头。
      曹操一路势如破竹。
      陆续攻下楚国七座重镇。
      就此,秦楚接壤边境,楚国尽失。
      楚帝芈熊,命景翠率四十万大军,抵抗秦国入侵。
      曹操自从率军打进楚国疆域以来,一直都是追求闪电战。
      每每攻下一座城镇,并不派人留守。
      而是将城中粮食、银钱等物,全部洗劫一空之后,便率领军队,火速东进。
      三月中旬。
      秦军与楚军在夷陵展开大战。
      双方均有四十万大军。
      不过,由于秦军阵营中,谋士如雨,武将如云的缘故,导致景

第94章 和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