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佳佳叹口气,这才一字一顿地说道:“红薯,在他那里,亩产可以达到四千斤,但是因为地域和气候不同,他预估在我们这里,亩产是两千五到三千五百斤的亩产。”
      “但是,”刘佳佳心痛地说道,“他还是估算得太乐观了。玉米,他估算在我们这里能亩产八百到一千斤,结果皇庄种出来的,只有五百斤的亩产,少了将近一半。”
      皇上呼吸急促,他都快听不到佳佳在说什么了。亩产,上千的亩产,他是幻听了吗?
      刘佳佳就知道会这样,她无奈地掏出一张纸,递给皇上:“父皇,您看。这里记录着这些种子在我们这里,预计的亩产,以及我们这边的实际亩产。”
      皇上接过纸张,就看到玉米预估亩产是八百斤到一千斤,实际亩产是500斤;红薯的预估亩产是两千五到三千五百斤,实际亩产这里为空。
      如果说刚才还担心佳佳听错说错,可是看到这些文字,皇上的心就……像过山车一样。
      皇上:“为何我们这里的亩产这么低?”
      “这和地域以及土地的肥力,耕种期间的技术、施肥、除虫等技术都有很大的关系。”刘佳佳稍稍透露了一下,“他所在的那个地方,什么都比这里要先进。”再多的,刘佳佳就没有透露了。
      皇上只是感慨一番,整个人就充满了斗志。
      皇上没有见过现代的生活,但经历了几十年古代的生活,所以,他并不是很惋惜实际亩产和预估亩产的差距。
      有这个亩产量,他就已经很知足了。就是这亩产,就能让很多很多的百姓活下来,让大家都看到希望。
      皇上轻快地把刘佳佳放下来,开心地说道:“父皇知道你想要什么了,放心,红薯一定会给百姓的。”
      有了这些消息,皇上就不打算带大臣们一起去看红薯了。他让坤宁宫那里送一些红薯来,给大臣们掌掌眼就行了。
      同时,他也借鉴了一下刘佳佳的建议,跟大臣们说,目前红薯虽然会作为粮税征收,但不纳入主食,因为红薯的营养价值远远低于玉米水稻和小麦。
      陈相若有所思,他比其他人要早两天知道红薯的产量大,因为前两天后宫收红薯的时候,他也得了消息,
      但还不知道具体的数值。只是陈相没想到,如今皇上也是避重就轻,看来产量比玉米要好很多。
      陈相一出宫,就让人悄悄去皇庄里查探消息。除陈相外,还有好几个大臣也在悄悄打探消息。
      只是他们还没打探出消息,宫里就贴告示出来,说长公主又发现了新的高产粮食,名字叫红薯。这一次,朝廷决定把红薯的种植,交给百姓负责,还希望百姓们能珍惜这难得的高产良种。
      随着红薯的消息传出,百姓们一个个都震惊得张大嘴巴,感觉这段时间他们都活在了梦里。
      然而与百姓的喜悦不同,那些达官贵人们则是喜忧参半。有时候,人人吃饱饭对他们来说并非好事,这意味着,人力成本在上升。

第41章 先见之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