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八章 长乐未央,桓帝往事[2/2页]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子虚笑乌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际,他区区边郡太守,如何能说出此等豪气云干之语。
      她明明不敢相信,心中却也在隐隐期盼着。
      见刘擎不说话,刘擎笑道:“你可还记得我曾许你之言,关于鲜卑降兵的。”
      “为汉劳作十年,可得自由,管其——温饱!”骞萦猛然想起刘擎当日承诺,当时她变觉得奇怪,为汉劳作,便是工奴。
      鲜卑也会抓汉人作为工奴,但工奴下场是十分凄惨的,因为死了可以再抓。
      可包吃包住的工奴,可能大漠诸族的鲜卑人,争着当吧。
      刘擎望着骞萦,笑道:“对待俘虏,犹是如此,何况百姓!”
      “可……”
      “你想说我不过区区雁门郡守?”
      骞萦微微点了点头,野性的眼中闪着期望的光芒,这是她一直好奇的。
      凭什么区区太守,一郡之兵,实力如此恐怖,进兵如此顺利?
      对鲜卑的降兵俘虏能如此宽容,而对南匈奴,直接弹指覆灭,说铲平,竟真的铲平了。
      “半年前,我不过冀州一行商,数月前,我亦仅有一县之地,如今,我已掌数郡之地,你焉知再过半年,我不能拥有更多!”
      “夫君经历,我有耳闻,昔日夫君孤身入鲜卑谈判,我便觉得夫君绝非常人,必是大器之材!”骞萦说着,黏向刘擎,依偎怀中。
      刘擎望着台阶下方,一阵恍惚,心中没来由的浮现一句话。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可惜,清梦自有人扰。
      “你是何人!竟然立于天子之地!”
      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刘擎扶着骞萦,转过身,看见一老侍正怒视自己。
      “不想死就让开!”刘擎冷冷道,他要进正殿了。
      他对宦官可没什么好感。
      老侍畏惧的退了退,不明所以的看着刘擎,生于斯,长于斯,他也怕死。
      刘擎未与他一般见识,打算推门而入,正此时,老侍眼睛一亮,死死盯着刘擎腰间佩剑,就在刘擎停下脚步开门之时,他看得清清楚楚。
      “赤霄!”老侍颤抖的说出了那两个字,双腿一软,噗通一声对着刘擎跪了下去。
      不等刘擎进入,便发现了异样,方才老侍的颤音被开门声所掩盖,所以刘擎并未听见,看着突然对自己跪拜的宦官,刘擎一头雾水。
      “老奴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刘擎:“……”
      骞萦:“……”
      这怕是个傻子吧,莫不是刘宏数十年不来未央宫,这一届宦官等陛下都等得神经了?
      刘擎又觉得不对,见宦官一直盯着自己腰间佩剑看,似乎明白了。
      “你认得此剑?”刘擎问道。
      “回陛下,此乃高祖佩剑,赤霄。”
      果然!
      “你如何认得?”
      “宫中有此剑画像。”
      也对,这是西汉皇宫,是高祖,武帝居住之所,赤霄亦是他们的佩剑,有画像也正常。
      “吾非刘宏,吾乃刘志之侄!”刘擎开门见山道。
      宦官一双浊目再度撑大,从赤霄宝剑上移到刘擎脸上。
      突然,老宦官突然泪流如注,看得刘擎与骞萦不明所以,老家伙为何情感如此充沛,老戏骨啊。
      “为何哭泣?”
      “延熹二年,孝桓皇帝幸临未央宫,正是老奴伺候,陛下无嗣,常言称欲从弟渤海王处过继一子,后因渤海王不臣之流言,此事便搁置。”
      延熹二年?刘擎点着手指算,虽然有记忆,但是也记不清楚了。
      老侍心思敏捷,一眼看出刘擎是在算时日,当即回道:“乃是二十五年前!”
      二十五年前,老子还没出生呢,刘擎心中苦笑,若是当初真的过继了,那我岂不就是皇弟了?
      “流言之事,你可知其中蹊跷?”刘擎问道。
      “乃是王甫之党所谓。”老侍淡淡道,老泪纵横,向刘擎讲述其了当年之事……
      果然,刘擎只知道当初敲诈父王的人是王甫,而后陷害父王的也是王甫曹节一党,所以王甫先制造流言,向桓帝进谗,最后桓帝将父王贬为?_陶王,封地仅仅是?_陶县,直到桓帝临终,觉得亏欠,才恢复王爵。
      然而王甫称这是他的功劳,敲诈父王五千万钱,父王当然不傻,于是不给,而后王甫一党趁灵帝刚刚掌权,便挑拨父王威胁皇位……
      最后的事情,便是刘擎知道的事情。
      骞萦只觉得刘擎的手抓的很紧,抓得她有些生疼,但她并未挣扎,微微蹙着眉头,她望向刘擎,从其眼中觉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
      这不是那个谈笑间,数万强敌灰飞烟灭的刘擎,今日刘擎迸发的杀气,比全歼魁头那日还要饱满。
      觉察到骞萦的注视,见其脸上有意思隐忍,刘擎方知自己手用力多度了,当即举起一看,骞萦小手,已经被自己握着苍白无血色。
      “捏疼了?”
      骞萦回望刘擎,摇了摇头,微微一笑,“不疼。”
      刘擎转向老侍,淡淡道,“起来回话吧,你叫何名?”
      “老奴戴雍。”老侍说着,又拜了下,然后悠悠颤颤的爬起。
      “未央宫如今何人管辖?”
      “正是老奴。”
      “你可知昔日,桓帝为何来到此处?”
      “按陛下言说,一是求子,二是想静静,陛下已下决心,若此行再不能得子,便从弟弟那过继一子。”
      按老侍所说,皇帝伯父其实是有主意的,可惜大权旁落,不是宦官,便是外戚,也可能死得突然,未及时诏令,所以窦氏自作主张。
      也可能是已经做了诏令,而外戚将诏令藏起来了……这种事,历朝历代都不少。
      刘擎再度确认了一番:“所以,对于继任者,孝桓皇帝还是有主张的是也不是?”
      老侍点点头,“陛下在未央宫近一年,数位贵人皆未有孕迹。”
      换言之,皇帝伯父已经决定从亲弟弟,也就是刘擎父王那过继儿子了。
      ……

第三十八章 长乐未央,桓帝往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