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6章 伟大的迁徙[2/2页]

极品鉴宝神眼 有聊的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分。一部分往北跑,与向南跑的一样,逐渐变成了别的民族。
      而不抗冻的那些,决定往西跑。
      这一支,先向北跑,绕过炎黄部族势力范围,再往西跑的,便是今天的主角。他们在古黄河北岸,一路分化,一路迁徙,几代人的奔波。
      他们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分化出去一支又一支。当然,一路上,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部族,进行或多或少的融合。
      无数次选择与融合后,一支九黎部族的后代,进入了遗世而独立的巴蜀。
      这个时期,巴蜀文明中的三星堆文明,正在进行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蜕变。而在《太白阳经》记载中,九黎部族与炎黄部族大战时,‘以金为兵。
      金就是青铜器,所有青铜器,刚烧出来的时候,是金色的。
      是后来发生氧化,金色褪去,才变成我们看见的黯淡颜色。
      三星堆文明正在蜕变,九黎部族中的一支后代带着青铜技术来了。
      双方或许是你杀我,我杀你,或许是和平合作。
      总之,双方进行了文明的交融,顺利开启了三星堆璀璨的青铜时代。
      如果这是真的,就能够解释,三星堆中有一些扭曲、抽向的青铜面具,与史料记载的蚩尤‘铜头铁额的形象不谋而合了。
      上述这些,便是秦霄‘黑鲨鱼身上,‘铜钱形巴蜀符号重叠后,出现的那两条线条,给予人们的提示。
      以第一条线条的‘古黄河做为参照物。第二条线条的两端,恰好是古籍记载,那个时期九黎部族、三星堆的栖息地。
      人们根据线条,推导出了九黎部族溃散的一支,或许经过几代人的迁徙,进了巴蜀,与三星堆文明相结合。
      如此一来,沿海的‘鲨鱼和巴蜀的‘巴蜀符号相结合,也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九黎部族原来生活在黄河下游,距离大海很近,属于闷着头往东走,迟早能看见大海的情况。
      古籍又说九黎部族侵略性很强,嗜血、凶残,他们喜欢鲨鱼,更好理解。
      古人喜欢在石头、玉器、甲骨等物体上记录信息,这一支九黎部族一路迁徙,到了巴蜀后,把自己‘伟大的征途,用巴蜀文明的符号,记录到了一条‘黑鲨鱼上。
      而这‘黑鲨鱼的料子,黑皮玉,也是历史一大谜团。人们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更不知道它们与相似的‘红山文明玉器有和关联。
      现在看,关联应该是:这种玉,是九黎部族专用的一种玉。
      红山文明在今天东北西南部,说实话,距离九黎部族也不远。
      尤其是距离先向北、又向西溃逃的九黎部族,更近。
      甚至这支入川的九黎部族,都有可能途径红山文明。
      双方交流、融合,九黎部族模仿一下红山文明的制玉技术,也没毛病。
      ……
      用两条意义不明的线,推导出这么多情报,这就是考古。
      物极必反,经过谜题揭晓后的极端喧嚣后,尖叫声和嘶吼声消散后,鉴古大会现场,又宛如空谷般寂静,只剩下了人们粗重的喘息声。
      “哎!”秦霄叹了口气,摇头道:“还是那句话,这毕竟是历史的个例,还不至于严重到改写历史的程度,更多是一种参考作用。”
      “更确切的研究,还是要交给专家们来继续钻研。”

第176章 伟大的迁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