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3章 你走过的路,比名字活得久[1/2页]

全民转职:我,唯一神级职业 不上网的网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逸的指尖在冰冷的控制台上划过,调出了全城七条“无名径”过去七日的全部运行数据。
     海量信息如瀑布般刷过屏幕,每一行代码,每一个光点波动,都像这座城市苏醒后的心电图。
     他的呼吸越来越沉,因为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对“墙语”和“遗物”的所有认知。
     光径的激活,已完全脱离了人为干预的范畴。
     三天前的暴雨夜,城东一条光径因山体滑坡被截断。
     监控画面中,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地底的菌丝网络竟像拥有生命的触手,主动感知到障碍,在泥土中自行蜿蜒,绕过塌方区,于凌晨三点重新接通,整个过程精准得如同外科手术。
     昨天清晨的大雾,笼罩了城南的工业区,那里的光径节点因湿气而变得黯淡。
     然而,数十只灰鸦竟衔来沾着露水的阔叶,精准地覆盖在能量衰弱的节点上。
     叶片上的水分仿佛成了某种催化剂,让光芒重新稳定。
     这不是巧合,这是协同作业。
     最诡异的是深夜。
     每当午夜降临,一群野狗会准时出现在城北的“无名径”上,它们不吵不闹,沿着光径的边缘沉默地巡逻,并在每一个关键节点处抬腿撒尿。
     林逸放大画面,惊骇地发现,那些被尿液标记过的节点,其光芒的稳定性和传导效率,比之前提升了百分之三。
     它们不是在标记领地,而是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强化这座城市的记忆网络。
     生物,植物,甚至天气,都在自发地维护并优化着这个系统。
     这座城市本身,成了一个巨大的、活着的生命体。
     而真正让林逸感到一丝寒意的,是那三处最初发现的“空台”。
     它们不再沉寂,而是开始出现“光芽”。
     那是一种无需任何遗物触发,每日清晨便会从平台石缝中自行生长出的一缕纤细光丝。
     光丝极细,却韧性十足,迎风微颤,仿佛在呼吸。
     它会持续生长三日,随后在第三天的黎明,光丝顶端会绽放出一朵微型的墙语花,通体剔透,宛如冰晶。
     林逸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朵刚刚绽放的微型花,立刻调取了全城的气象与生物活动历史数据库。
     他将“光芽”诞生的精确时间——清晨五点十七分三十四秒,输入系统进行交叉比对。
     结果弹出时,他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这个时间点,其风向、空气温湿度、乃至背景环境中的鸟鸣频率,与九十年前城破之日,某个黎明的记录,吻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记忆,正在通过环境本身,进行自我复制和重现。
     为了验证这个可怕的猜想,林逸决定进行一次极限测试。
     他选择了城西一处在战争时期被炮火夷平的废弃巷道,那里没有任何“无名径”的痕迹,是真正的记忆空白区。
     他调动工程队,用最厚的隔音材料和铅板,将这条五十米长的巷道彻底封闭,形成一个绝对隔绝的“封禁区”,阻断一切光线、声音、人为及生物活动。
     七天后,当封禁区的厚重铅门被再次开启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内部,早已不是空无一物的废墟。
     无数银白色的菌丝,竟穿透了材料间最微小的缝隙,从外界蔓延而入,在黑暗的地面上织成了一张完整而清晰的光径网络。
     而在光径网络的末端,三株新生的墙语花正静静矗立,它们的根茎并非扎根于墙体,而是直接从地面生长而出,花瓣上银脉流转,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林逸缓缓走上前,他看到那些花瓣上,竟隐隐浮现出三张模糊不清的人类面容,似在沉睡。
     他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截早已失去光芒的锈铃麦穗残柄,用它轻轻敲击地面。
     嗡——
     三朵墙语花仿佛被无形的声波唤醒,同时剧烈震颤起来。
     它们的花心投射出三道交织的光影,在巷道斑驳的墙壁上汇聚成一幅动态的画面: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佝偻着身子,用一块尖石在墙角奋力刻下什么记号。
     一个稚嫩的童声在画面外响起:“奶奶,我们走了,还会有人找到这里吗?”
     老妇人没有回头,她的声音沙哑而坚定,穿越时空,回响在死寂的巷道中:“有人来过,路就还在。”
     画面消散。
     林逸怔在原地,手中的麦穗残柄无声滑落。
     他终于明白

第483章 你走过的路,比名字活得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