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8章 路是活的,它自己会找脚[1/2页]

全民转职:我,唯一神级职业 不上网的网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丰富而复杂的生活纹理。
     就在那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这株墙语植物,向我展示了狗的视角……这是否意味着这种现象到处都在发生?
     我立刻调取了城市里三十七处“静灯站”的所有数据。
     果然有规律可循。
     每次灯光自动闪烁时,都会有大雨或大雾。
     而每一次这样的激活都与九十年前的疏散有关。
     我恍然大悟:它们不只是在重播记忆,它们是在完成那段旅程。
     我必须亲眼看看。
     我去了废弃的铁路桥。
     我知道那里曾经是一个难民营,感觉……没错。
     我站在倾盆大雨中等待着。
     然后它们来了,一群狗,在暴风雨中形成了剪影。
     看着它们的行动,我感到自己的心在颤抖。
     它们不停地用爪子敲击着水泥地面,节奏和《故乡曲》一样。
     接着,一条光路闪耀起来,一条金色的线延伸出去,在雨中闪烁着。
     当我用生锈的铃穗回应时,光路延长了,这证实了我的理论,即动物的记忆可以主动修复断裂的路径。
     太神奇了!
     下一步:进行可控实验。
     我在七个历史断点设置了“地声感应板”,这些地方都有着失落和苦难的印记,每个感应板上都闪烁着“听夜者”的标志。
     又是那些狗,它们开辟出路径,在人类记忆已经模糊的地方完成了回路。
     一朵美丽而鲜艳的墙语花,直接从一只狗撒过尿的地方绽放出来。
     这其中的含义令人震惊。
     我修正了我的假设:行走本身就是一种能量输入。
     然后,进行社会实验。
     九根空灯柱,城市在请求:“点亮它。”最初的尝试失败了。
     那种空旷感很强烈。
     然后……他来了。
     一个拾荒者,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
     “我没有名字,”他说,“但我沿着这条路背人走了三十七年。”灯光亮起,连接到了远处的一家医院。
     抽象的事物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
     回到养老院,陈太太仿佛在梦中一般,摆弄着麦粒。
     她在创造图案。
     这个图案和狗走过的路径一样,和植物的根系一样。
     路径铭刻在它们的骨子里。
     我必须了解更多。
     我查看了“双生灯”的数据,这是城市公共照明的记录:“低灯”(动物路径)比人类记忆的“高灯”更活跃、更有生机。
     那天晚上,我回到了麦芽遗址。
     夜幕降临,土壤本身都在移动。
     一条新的路径出现了,一条像蚯蚓一样细而蜿蜒的痕迹。
     它连接了共振井。
     我用透明的麦穗触碰地面,听到了一些新的声音——地下有东西在移动的摩擦声。
     “所以连地下的生命……也在替我们铭记。”
     这份突如其来的明悟,像一道闪电撕裂了林逸脑海中的迷雾。
     他几乎是本能地冲回控制台,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带出了残影。
     全城三十七处静灯站的夜间地脉数据,如决堤的洪流般涌入中央处理器。
     数据模型在屏幕上疯狂跳动、重组,最终凝固成一幅让他脊背发凉的图景。
     光丝,那些本应响应人类讲述而亮起的记忆脉络,早已不再安分。
     它们在无人干预的深夜,尤其是在暴雨倾盆或大雾弥漫的夜晚,竟会像拥有自主意识的生物般,悄然无声地延伸、探索。
     光点汇聚成的细线,在城市版图上避开现代建筑的阻碍,沿着一些早已消失的街巷轨迹,执着地向前蔓延。
     那姿态,不像是在播放一段固定的影像,更像是在小心翼翼地“避障前行”。
     林逸迅速调出百年来城区的气象记录,一个惊人的巧合浮出水面。
     那些光丝活动最剧烈的恶劣天气,几乎完美地与九十年前那场末日般的大疏散时段重合。
     当年,无数人在风雨飘摇中仓皇撤离,许多人永远倒在了半途。
     他盯着屏幕上交错的光线与气象数据,喉咙有些发干,最终化作一声极低的自语,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沉睡的东西:“它们不是在复现记忆……它们是在重走当年没走完的路。”
     第二天,预报中的暴雨如期而至,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发出沉闷的鼓点。
     林逸穿上防水外套,带上高精度红外记录仪,驱车直奔城南那座废弃的铁路桥。
     这里曾是战时最大的难民临时营地,九十年过去,早已荒草丛生,更没有任何静灯站的灯架设立。
     他在桥头的一处断壁后蹲守,雨水顺着帽檐流下,冰冷刺骨。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当午夜子时的钟声在城市的另一端隐隐敲响,异变陡生!
     脚下的地面,就在那泥泞与碎石之间,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两条平行的光径。
     一条高轨,约在人类膝盖的高度,光芒微弱,模糊断续,仿佛随时会熄灭。
     而另一条低轨,紧贴地面,却异常清晰连贯,光华流转,稳定得不可思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逸屏住呼吸,将镜头拉近——那条清晰的低轨光径,竟是由一群在雨中穿行的野狗自发踩踏而成的!
     狗群约有七八只,它们不叫不闹,沉默地沿着那条看不见的路径前行。
     走到桥梁中断的豁口处,所有野狗像是收到了无声的指令,齐齐停下脚步。
     领头的一只黑狗抬起前爪,对着地面重重拍击了三下。
     那节奏,沉稳而有力,与林逸在无数记忆片段中听过的“归乡调”前奏,竟是分毫不差!
     林逸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东西——那是从麦芽遗址找到的、早已干枯的锈铃麦穗残柄。
     他模仿着记忆中的节拍,用麦穗残柄在身前的石块上轻轻敲击了三下,作为回应。
     就在敲击声落

第478章 路是活的,它自己会找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