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弃用群相,反而重用武官,某种程度上,是官家觉得朝中党争问题严重,决定以武制文。
其实,范仲淹觉得,官家会这么做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已经对国朝重文抑武已经不满许久,说不定这次征夏之争就是一次顺势而为,顺利的让狄青等武将立功后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官家或许在征夏之争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官家的威严日重,又刚刚收复了失地,威望空前高涨的时候,只要是聪明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触官家的霉头。
于是这两封旨意就这么被所有人装聋作哑的同意了。
主要是不同意也不行,他们难道能改变官家的心意吗?
另一边,久侯的辽国使臣终于等来了耶律宗真的回应。
刘六符和萧英都知道,时隔这么长时间,官家才让人捎来回复,想来是朝廷中也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
但无论回信上写得多么天花乱坠,找多少冠冕堂皇的借口,刘六符和萧英都从这封妥协的回信上看到了朝廷一大部分主和派的影子。
在对上大宋和西夏的接连失利,不仅仅打击了军中的士气,更是打坏了朝中大臣的胆气。
一往无前的大辽铁骑终究是遇到了拦路的绊脚石。
刘六符面色衰败的朝鸿胪寺卿递上誓书。
接着传阅给一干朝廷重臣。
范仲淹难得脸上流露出外放的喜色。
压在大宋身上几十年的耻辱的盟约,终于在这一刻化为了历史
宋仁宗郭皇后【16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