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习俗丰富多彩,涵盖节日、婚丧嫁娶、饮食、礼仪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各地习俗概述:
**一、传统节日习俗**
1. **春节(全国性节日,各地特色不同)**
**北方**:贴窗花、包饺子(如东北酸菜饺子、北京猪肉白菜饺子)、守岁、逛庙会(北京地坛庙会、天津古文化街)。
**南方**:吃汤圆(寓意团圆)、年糕(象征“年年高”)、舞龙舞狮(广东醒狮)、逛花市(广州、成都)。
**少数民族**:蒙古族“白节”(喝奶茶、吃手把肉)、藏族“洛萨”(插青稞穗、献哈达)。
2. **元宵节**
**陕西西安**:赏灯会、吃元宵(甜馅为主)。
**南方**:猜灯谜、舞龙灯;福建莆田“打铁球”、浙江温州“拦街福”。
**客家地区**:吃“汤圆”和“咸丸”,寓意团团圆圆。
3. **清明节**
**江南**:扫墓祭祖、踏青、吃青团(艾草糯米团)。
**广东**:“行清”(扫墓)后吃“艾粄”“烧猪”。
**山西**:插柳、吃鸡蛋,部分地区有“寒食”习俗(禁火吃冷食)。
4. **端午节**
**湖南汨罗**:龙舟竞渡(纪念屈原)、吃粽子(肉粽、甜粽)。
**浙江嘉兴**:五芳斋粽子闻名,挂艾草、菖蒲辟邪。
**福建莆田**:“嗦啰嗹”(驱邪祈福仪式)、吃“煎堆”。
**少数民族**:傣族“泼水节”(傣历新年,与端午时间相近)。
5. **中秋节**
**全国**:赏月、吃月饼,北方多为甜月饼(五仁、豆沙),南方有鲜肉月饼(苏式)、莲蓉月饼(广式)。
**江苏苏州**:“石湖串月”民俗活动;安徽徽州:舞草龙。
**少数民族**:彝族“火把节”(部分地区与中秋重合)、侗族“偷月亮菜”。
6. **重阳节**
**全国**: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河南开封**:菊花展;江西婺源:晒秋民俗(秋季丰收晾晒农作物)。
**二、婚丧嫁娶习俗**
1. **婚礼**
**汉族传统**:三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等)、红盖头、拜天地、闹洞房。
**地方特色**:
广东:“过大礼”(男方送聘礼)、喝“及第粥”;
浙江绍兴:“哭嫁”(新娘出嫁前哭唱,寓意不舍与祝福);
山西:“旺火”(婚礼现场点燃旺火,象征兴旺);
少数民族:苗族“银饰婚礼”、彝族“抢婚”(模拟习俗,非真抢)、藏族“酥油茶定亲”。
2. **丧葬**
 
知识( 不用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