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的《目连救母》更热闹,”林欢凑在我耳边说,“那会儿戏班子会用真的烟火做‘地府的景象,现在咱们的灵脉也能帮着添彩。”她说着指了指戏台上方,果然有缕枫灵脉的淡红光缠着烟火,让烟火在半空聚成“孝心”两个字,引得台下众人拍手叫好。
戏演到一半时,卖糖人的老摊主走到我们身边,他手里的糖人捏得活灵活现,有荷花灯的样子,还有灵脉的形状。“给孩子们拿两个吧。”老摊主笑着递过来两个糖人,一个是桃灵脉的粉花形,一个是贝灵脉的贝壳形,糖衣上还沾着细糖粒,“这是用南泽的芦灵脉水和的糖,比寻常糖更甜些。”我接过糖人,咬了一口,甜意裹着淡淡的芦香,一下子漫到喉咙里,青禾吃得嘴角都沾了糖,像只沾了蜜的小兽。
戏散时,天已经快亮了,我们往桃溪寺走的路上,却见溪水边还有个人影——是白天放纸船的那个白发老人,他正蹲在水边,手里拿着块木牌,在上面刻着字。我们走过去时,老人抬头笑了笑,木牌上刻着“妻王氏,中元安康”,字刻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
“老婆子走了三年了,每年中元节我都来这儿刻块牌。”老人把木牌放进水里,贝灵脉的淡蓝光立刻缠了上来,托着木牌顺着水流飘,“以前没灵脉帮着照路,我总怕她找不着家,现在有灵脉的光跟着,我就放心了。”苏桃看着木牌飘远,突然从剑穗上解下片柳叶契,轻轻放进水里,柳叶契飘到木牌旁,竟和木牌缠在一起,灵光更盛。
“这柳叶契能帮木牌飘得更远。”苏桃说,她的声音很轻,却让老人红了眼眶。我看着那片柳叶契,突然想起林娟说的,灵脉的光里藏着念想,原来凡人的念想,也能让灵脉的光更暖。
回到桃溪寺时,晨露又开始落了,老桃树下的灵烛还燃着,烛芯的光里竟浮出“传承”两个字。林娟把昨晚的盂兰盆从殿里抬出来,放在老桃树下,全界灵脉的光突然都聚了过来,缠在盆上,竟在半空织出幅“全界灵脉图”——柳灵脉的淡绿、贝灵脉的淡蓝、枫灵脉的淡红……每种光都连着桃溪寺,像把山海都拉到了这里。
“这是灵脉在‘立承诺呢。”林欢说,“它们在说,会永远跟着桃溪坞的人,护着这方山海。”我摸了摸胸口的玉佩,玉佩上传来暖暖的触感,和老桃树下的灵烛光一样暖。苏桃握着剑,青禾抱着灵脉图鉴,林娟和林欢站在我们身边,晨光慢慢漫过山头,把所有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
我突然明白,中元节不只是思念故去的人,更是把前人的故事、灵脉的守护、凡人的念想,都织进岁月里。就像唐时的盂兰盆山会褪色,戏台上的杂剧会散场,但这份传承,会像老桃树的根,像灵脉的光,像我们胸口的玉佩,一代又一代,永远暖着这方山海。晨光刚漫过桃溪寺的山门,老桃树下的盂兰盆突然“嗡”地颤了一下——缠在盆沿的灵脉光突然散开,像撒了把碎星,落在青石板上,竟慢慢聚成条光带,往寺后的竹林延伸。
“灵脉在引我们去别处!”苏桃最先反应过来,握着剑就跟了上去。我和青禾、林娟、林欢紧随其后,光带飘得不快,刚好能让我们跟上,竹灵脉的淡绿光缠在光带边缘,把竹叶上的晨露都映得发闪,走在里面,连鞋底都沾着细碎的光。
走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光带突然停在片空地上——这里竟藏着座小小的石屋,石屋的门是用桃木做的,上面刻着“护脉阁”三个字,字缝里还嵌着点灵脉光,像是有人特意留的记号。林欢推开门时,一股混着松墨和旧纸的气息扑面而来,屋里摆着个旧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些泛黄的册子,最上面那本,封面上写着“苏苓手札”。
“是祖师姑的手札!”苏桃快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手札,指尖刚碰到封面,手札就“哗啦”一声自己翻开了,纸上的字迹很娟秀,还带着点桃灵脉的粉光,像刚写上去似的。我凑过去看,上面写着:“中元日,与柳灵脉话旧,它说漠里的霜又重了,明年要多带些松针来;槐灵脉送了片新叶,说能治凡人的咳,已放在阁外的石台上……”
青禾突然指着窗台,“看!那里有片槐叶!”我们跑过去,果然见片槐叶压在石台上,叶尖还泛着深褐光——是槐灵脉的光!林娟轻轻拿起槐叶,刚碰到手,槐叶就飘了起来,绕着屋子转了圈,落在手札的某一页上,那页刚好画着棵槐树,旁边写着“槐灵脉喜晨露,每中元日,以晨露浇其根,可保一年无病”。
“咱们去给槐灵脉浇晨露吧!”青禾说着就往外跑,我们拿着陶罐,跟着槐叶往竹林深处走。没走多久,就见棵老槐树站在那里,树干粗得要三个人合抱,槐叶却有些蔫,槐灵脉的深褐光弱得像快灭的烛火。苏桃赶紧舀起陶罐里的晨露,往树根浇去,晨露刚碰到土,槐灵脉的光就颤了颤,竟慢慢亮了些,蔫掉的槐叶也舒展了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槐灵脉在说‘谢谢呢!”青禾蹲在树根旁,耳朵贴着树干,“它说三百年没见祖师姑了,还以为没人记得它喜欢晨露。”我摸了摸槐树皮,粗糙的触感里带着点暖意,像老人的手,忽然想起手札里写的“槐灵脉送新叶治咳”,原来灵脉和人一样,也记着旧情。
往回走时,远远就听见寺前传来喧闹声,我们跑过去一看,竟是市集的杂技艺人和戏班子都来了!踩高跷的艺人正围着老桃树转,竹灵脉的淡绿光缠着他的木跷,让他走得更稳;变戏法的艺人手里的空碗,正浮着贝灵脉的珠光,引得孩童围着他拍手;连《目连救母》的戏班子,都在寺前搭了戏台,“目连”的袈裟上,还沾着枫灵脉的淡红光,像披了层暖纱。
“是老摊主请来的!”卖糖人的老摊主笑着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个糖人,是槐灵脉的样子,“昨晚见你们护灵脉,就想着请大家来热闹热闹,也算给灵脉添点喜气。”他把糖人递给青禾,青禾咬了
第409章 一人俗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