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人群进入工厂,旁边的谭一丁,穿着洗得发白的联合化工工装,双手插在裤兜里。
他是从江州国际联合化工抽调到光速项目帮忙的,对那边紧张的氛围感同身受。
“这几天那边天天灯火通明,李鹏飞他们都快住车间了。要是真能拿下牌照,咱们这儿可就要大变样了!听说手机厂工资高,环境也好,不用整天闻酸味儿了。”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对改变的朴素期待,但也夹杂着一丝不确定性:“就是不知道部里来的大领导,看不看得上咱们这临时拼凑起来的摊子。”
另一侧,陈志远微微侧头,对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季方语低声说道,声音压得更低,更像是在自言自语的分析:“季同学,你看这架势。黄书记亲自作陪,规格够高的。这说明市里是真心想推这个项目。咱们搞的日化,洗衣粉、洗发水,利润薄得像刀片,拼死拼活也就是个温饱。技术含量?品牌溢价?谈何容易。”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光速科技的厂房,眼神里闪过一丝技术人对高附加值产业的天然向往:“手机,哪怕是做最普通的贴牌机、组装机,听起来也比日化高端多了。产业链长,技术迭代快,利润空间和想象空间,都不是咱们现在困守的这个低附加值、竞争白热化的红海能比的。这是一条新路,风险极大,九死一生,但要是真能闯进去,哪怕只是在边缘分一杯羹,对联合化工,对咱们整个江州的产业格局,都可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
季方语一直是搞财务的,日化产品的利润率高不高她自然清楚,她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对面的厂区,听到陈志远的话,她缓缓点了点头,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陈工,你说得对,手机行业确实诱人,去年他们几个人搞山寨机,利润顶我们一个化工厂,但你看今年波导、TCL的财报,惨不忍睹。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巨头如山一样压着。光速现在有什么?除了明朗攒起来的这股劲儿和黄书记的支持,核心技术、品牌、渠道,几乎为零。就算拿到了牌照,也只是拿到了入场券,真正的恶战还在后面。这条路,难啊……”
她的语气沉重,点出了现实的残酷,但也并非全然悲观,更像是一种清醒的认知:“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步终究是迈出去了。值得一试,也必须试。”
而在光速科技的生产车间内部,气氛则如同凝固的胶体,紧张得几乎能听到心跳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焊锡膏、清洁剂、机油以及崭新塑料外壳气味的特殊味道。
为了应对考察,生产线特意降低了运行速度,使得机器的嗡鸣声变得低沉而规律,反而更凸显出一种刻意控制的安静。
明朗正走在最前面,亲自担任主讲。
他侧着身,一边引导队伍前进,一边用沉稳而清晰的语调介绍着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王司长,黄书记,各位领导,请看这是我们最新引进的西门子高速贴片机,理论上每小时能贴装四万个元件,精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以上,这边是回流焊炉,采用……采用……”
他极其短暂地卡顿了一下,一个极其专业的温度曲线术语到了嘴边却没说出来,毕竟他恶补这些知识也才几个月,但他立刻极其自然地接上:“……采用先进的温区控制,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
他的手指划过空气中,仿佛在描绘一幅未来的生产蓝图,重点始终围绕着“引进设备的先进性”、“对质量控制的极端重视”以及“未来产能的巨大潜力”这几个关键点。
他的额角在明亮的LED灯光下,隐约可见细密的汗珠,但他笑容不变,语气充满自信。
许晚晴紧随在黄万春书记和王司长侧后方半步的位置,她的角色是查漏补缺和渲染前景。
每当明朗介绍到一个关于生产或技术的节点,她便会适时地、用一种更富感染力的语调补充一些关于市场定位、品牌愿景和未来发展规划的“软性”内容。
“我们初步的市场调研显示,三到五线城镇市场
第296章 介绍流水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