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以后
强强已经进了小学成了一名小学生,虽然在燕市有了房子,但是因为户口还在大桥村,苏玉兰最后还是找了赵晓斌帮的忙,强强才能顺利上了小学。
因为之前苏玉兰在家里教过,即便是市里的孩子这个时候幼儿园的普及率也并不高,所以强强在学校的表现一直都挺好。
赵刚今年的高考成绩终于上了本科线,报考的冀北师大也被录取了。
这个好消息可把赵婶一家都乐坏了,赵刚来学校报到之前,赵婶专门回了趟大桥村,在家里摆了两桌酒席庆祝了一番,村里好几年不出一个大学生,赵刚又是复习了两年才考上的大学,一家人好几年的心血在这个时候总算得到了回报。
办酒席村长当然要来了,大桥村出一个大学生,村长脸上也有荣光,
“赵刚考上大学是村里的大事,明天晚上村里包场电影庆祝一下,过几天,村部要安装电话,赵刚以后有事可以直接往村部打电话。”
村长一发话,在场的赵家人都觉得扬眉吐气。
赵家在大桥村是外来户,又没有多少人口,小门小户,没有出一个场面人,赵刚考上大学,村里都要放电影,那他们还能不表示?
赵家辈分最大的赵爷爷也说话了,
“村里放完,我们赵家也要放一场。”
最后电影一连放了三天,村里一场,赵家大家族一场,赵婶自己又演了一场,村里人过足了电影瘾,又开始议论了,
“赵家在村里是要翻身了。”
“我看人家现在就翻身了,让你包场电影你舍得花这个钱?”
“我家是没出大学生,要有我怎么舍不得了?不过咱是跟赵刚娘不能比,她是跟着建国媳妇儿粘了光了,看看孩子做做饭,一个月就就好几十块。”
......
冀北师大就在燕市,赵刚去学校报到,赵婶就来苏玉兰家里帮忙,虽然不能常回家,但是一个星期就能见一次儿子,赵婶比以前在大桥村还要高兴,关键她儿子现在是大学了,将来毕了业,说不定还能留在燕市工作,结婚......到时候她还得留在燕市带孙子呢!
两个月过去,马爷爷还是没能等到大洋彼岸的电话,对苏玉兰一家态度还是没变,嘴上一分不让,实际上已经相处的很融洽了,苏玉兰做了什么好吃的,还是照旧会给老两口端点儿过去。
马爷爷也已经知道苏玉兰是一个人带三个孩子了,对苏玉兰倒有几分刮目相看了。
今天是星期六,强强上了小学以后多了不少附近的小伙伴,今天不上学,吃过早饭就领着涛涛出去玩了。
朱睿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回过燕市,这次还是他大伯打了电话要求他回来的。
昨天下了班,朱睿就往回赶,晚上去了他大伯那里,吃过饭,就被他大伯叫到了书房。
两人在书房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无非就是朱睿的工作和婚姻的问题,大伯对他的心思朱睿都清楚,他不想拂了大伯的好意,但是又不想按照他给自己安排的路子生活,一番交谈下
第268章 警察不吃饭也会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