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厨房外面,
“姐夫,我姐说你打算入股做生意,你跟我说说,你要做的是什么生意。”
刘铁柱已经好好了,并不怕苏玉兰问,
“往南方拉货,再从南方带货回来卖。”
这些是刘铁柱在城里瞎混的时候听玩钱的一个“兄弟”偶尔提起的,他记得那个人说干这行特别挣钱。
这年月各地都缺少物资,各个地区之间的物资分配又及不平衡,就拿香烟来说吧,这是个极具地域特点的行业,除了几个特别硬的名烟,各地的人抽什么烟都有自己的偏好,燕市本地产的荷花牌香烟在燕市供不应求,到了别的地方可能又是出于滞销状态,如果能把分配到其他地区卖不掉的荷花牌买回燕市卖,这中间的利润可想而知。
倒腾香烟太赚钱了,但是得有门路,香烟不是私人买卖,得有官面上的人,不是什么人想干就能干的。
不止是香烟,这年头能跑长途的,拉着的货就没有不赚钱的,刘铁柱能想到这门买卖并不难,苏玉兰接着又问,
“那你知道从咱这往南方跑一趟再跑回来要多长时间吗?”
刘铁柱临时能想到往南方跑运输这个由头就不错了,其他的问题他一时哪里想的出,但是苏玉兰问,他就得说,刘铁柱随口答了一句,
“大概得半个月多一趟。”
“半个月多货车都在道上,要过多少村,多少镇,在哪里出点意外的话,投进去的钱可全就栽里边了。”
这话苏玉兰并不是信口雌黄,这个年代人口失踪率特别高,“穷山恶水出刁民”并不是没有道理,人活着首先考虑的就是生存问题,在穷的都吃不起饭的时候,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是没有道德底线的,这年头村民凑一伙人抢劫过路车的事儿绝对不止在一个地方发生过。
上辈子,苏玉兰老家就有这样一个人,她听说这事儿的时候都已经是2000年以后了,这个人已经50多岁找回老家来了。
他就是在80年代初跟人跑大车押车,在路上被劫道的砍伤昏过去了,那群人连车带货都抢走了,没注意到他还有口气,后来被过路的救下,养了好几年才养好身体,一直到20多年以后才回到老家来。
刘铁柱听出小姨子的话头不大对劲,
“干买卖哪能一点儿风险没有,出事儿的才能有几个,我那兄弟都跑了好几趟了。”
“有风险就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姐夫,如果你入股的二百块钱投进去打了水漂,你打算怎么还钱?”
苏玉芬刚才已经完全被刘铁柱描绘的蓝图给迷惑了,现在一听这俩人的对话,又有点傻眼,钱投进去还有可能一分钱回不来?
现在这日子穷是穷也不是过不下去,但是要是背上二百块钱的窟窿那才是真的要哭死。
苏玉兰在等刘铁柱的回答,苏玉芬也眼巴巴的看着刘铁柱,想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刘铁柱就是随口一编,二百块钱到手够他潇洒一阵了,手里有了赌资,也是可以翻身的,至于还钱,不管有钱还是没钱,刘铁柱都没想过还钱的事。
喜欢。
第191章 你借钱干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