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兰的人品二狗信得过。
为啥?
买肉买的次数多了还能看不出来,村里那些长舌妇占几分钱的光高兴的能笑出后槽牙来。
二嫂却从来不贪他的便宜,这次给她舍了几分,她下次肯定不会让你再舍,而且还会凑成整毛付给他。
从小看大,就算苏玉兰不会及时给他结账,垫这点加工费二狗也能垫的起,他就不相信二嫂是会赖账的人!
苏玉兰这批衣服在二狗把活儿拿走的第三天中午都赶了出来。
这年月农村妇女大部分都是全能型人才,不仅能下地干活,家里的吃穿住用,除了一些必须品要购买,其他的都可以自给自足。
编竹筐编篮子,纺线织布织毛衣,做大酱腌咸菜等等这些都能是手到擒来的事,做衣服就更不是事了。
苏玉兰要保证做工,二狗要求就提的严,这些人平常自己家做衣服不注重细节,一开始确实做得不够细致,二狗拿了件样衣来来回回翻看好几遍,按照样衣一件一件过手,凡是能挑出毛病的都得返工,
“这件袖子上的不行,拿回去返工。”
“这件领子上歪了。”
“线头这么多,拿剪刀剪了。”
......
有人甚至已经抱怨上了,八件才衣服挣九毛六,让人挑剔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眼的。
但是把衣服交工以后,钱实实在在拿到手里了,这些人接活的时候手利索着呢,生怕自己去晚了活儿放完了。
第一批衣服虽然进度上慢了点儿,但是做工质量还是不错的。
收回家的衣服熨烫包装好,就可以往市里送了。
一回生二回熟,苏玉兰这都是第四次来批发市场了,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陈老板的老婆还是那么爽快,上次的衬衫已经全都批出去了,顺利的结了货款,女老板又跟苏玉兰说,
“过两天衬衫需求量肯定要加大,你最好能多送点儿货。”
二狗把人手问题解决了,加量苏玉兰肯定是要加的,但是一次进回去太多布,一是她不好往回拉,而是她并不知道二狗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有了陈青嫂子反悔的例子,苏玉兰现在也开始有点瞻前顾后了。
最后苏玉兰拉了三匹布赶了回平吉县的早班车回去了,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她和晓梅还能裁好一批活儿出来,俩人倒班锁边,第二天争取能赶上二狗往外放活儿。
不用担心人手的问题了,销量也没让人失望,苏玉兰这些天过的忙碌又充实。
家里的活儿都放出去以后,苏玉兰和李晓梅也有时间可以歇歇了,所以苏玉兰就决定选一天把亲近的亲友请过来热闹一下。
搬家而已她本来是不打算请客的,但是二狗有一天突然问了她一句,
“二嫂,家搬过来什么时候燎锅底记得跟我言语一声,别的不敢说,肉需要多少都包在我身上。”
“燎锅底”是农村的说法,老话搬家
第164章 燎锅底(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