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岁对城市里的男女青年来说谈婚事是早了点儿,但是在农村,很多人上完初中就不上了,还有的连初中都没有上过,所以大部分都是十六、七岁就把婚事定下来了,只等着年龄一到就登记结婚。
甚至有些家庭是先办酒席再领证,在农村人眼里办了酒席就代表着夫妻身份被村里人认可了,那张证反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像王巧巧这样二十岁还没着落的,在村里已经属于大龄剩女了,当然这个年代“剩女”这个词还没有出现,现在叫“老姑娘”。
俩人第一次见面,二狗就看上王巧巧了,二十出头的大姑娘,长得盘儿亮条儿顺的,哪个见了不喜欢?
二狗自己家就是地主成分,只有别人嫌弃他的份,他还能在这事上挑女方的理?
俩人见面还没十分钟,二狗当场就对姑娘放了话,
“你要跟了我,我一定让你过好日子。”
王巧巧相了这么多年亲,跟她这么说话的二狗是头一个,王巧巧“噗呲”一声就笑了。
这一笑俩人的亲事就成了。
二狗说到做到,虽然盖不起新房,但是屋里该收拾的收拾,该添置的也不含糊,两月挣得工资,在加上二狗娘这些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媳妇钱,风风光光的把王巧巧娶进了家门。
家里有了俊媳妇儿,二狗就舍不得再往外跑了,于是一合计就干上了卖肉的买卖,倒买倒卖的营生虽然没有在南方干装修挣的工资多,但是小两口的日子过的倒是蜜里调油似的。
二狗在南方呆了两月,干的又是装修活,自然看出苏玉兰家的家具都是很时髦的,颜色用的也很大胆,心里对苏玉兰又多生了几分敬佩,一个女人家能把家里张落成这样,比男人又能差在哪里!
虽然街上那些人闲话传的很不堪,但是二狗却是嗤之以鼻的,那些人以前也总是瞧不起他的,哪次他从街上过,这些人不是在背后笑话他穷的娶不上媳妇。
现在他不但娶了媳妇儿,还把日子过起来了,这些人的嘴脸立马又变样了,跟他说话笑眉搭眼的,不就是为了买肉的时候占几分钱的便宜!
二狗心里清楚,只有自己过好了,别人才会看得起。
不过二嫂这样的寡妇人家,也是真的难,日子过不上来,受人欺负,日子过的好了,遭人眼红。
那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一天到晚就等着编排别人的闲话是非。
从苏玉兰家拿了活儿往回走,二狗一路上也在盘算着,服装这一行的利润看起来很是可观,二嫂不就是年前靠做衣裳才起的新房吗?
赚钱多的事儿谁都想干,二狗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在这里面能插上一脚!
起头单干,他既没有那么多本钱,也没有经验,媳妇儿又怀着孩子不能累着,能不能想个法子跟二嫂合作呢?
......
二狗自己把活儿拿走了,又收拾出一份来,苏玉兰让晓梅给陈青嫂子送过去,还告诉见了陈青两个人多说会儿话,不着急回来。
李晓梅
一百六十二章 给朱睿介绍对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