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四十八[1/2页]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玲冰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小满捧着信纸,指尖轻轻摩挲过字里行间,仿佛能看见周教授坐在书桌前,一笔一划写下这些话的模样。她快速扫完信的内容,目光落在末尾那句“木盒里是我爱人当年最爱的一支钢笔,曾用它写过给我的信,如今放在记忆馆,也算让她看看这满是温暖的地方”,眼眶瞬间热了。
     陈阳看着她泛红的眼角,递过一张纸巾:“周教授倒是有心,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来。”
     “嗯,”林小满吸了吸鼻子,小心翼翼打开木盒。盒子里铺着淡蓝色的绒布,一支银灰色钢笔静静躺在中央,笔帽上刻着一朵小小的梧桐花,虽有些氧化,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这支笔一定陪周教授和他爱人走过很多日子吧。”
     正说着,巷口传来乐乐的喊声:“小满姐姐!陈阳老师!张爷爷说记忆馆的窗户该擦了,让咱们去帮忙!”
     两人对视一眼,林小满把钢笔放回木盒,抱着盒子往外走:“正好,咱们现在就把这支笔放进记忆馆。”
     走到记忆馆门口,张爷爷正踩着小凳子擦窗户,王奶奶在一旁递抹布。看见他们手里的木盒,王奶奶放下抹布迎上来:“这是周教授寄来的?”
     “是呀王奶奶,”林小满打开盒子,“这里面是周教授爱人的钢笔,他说要放在记忆馆里。”
     张爷爷从凳子上下来,凑过来看了看:“是支好笔,看着就有年头了。咱们得找个好位置放,再配段文字,讲讲这支笔的故事。”
     几人走进记忆馆,在“老物件展区”找了个靠窗的玻璃柜。陈阳小心翼翼把木盒放进去,林小满则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周教授信里关于钢笔的描述。王奶奶站在一旁,忽然说:“等下次周教授回来,咱们用这支笔,让他给咱们巷子里的人都写张贺卡,多有意义。”
     “好主意!”乐乐拍着手,“我要让周教授写‘祝乐乐画画越来越好!”
     大家都笑了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玻璃柜上,钢笔的银灰色外壳泛着柔和的光,像是在回应这满室的热闹。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周教授散文集出版的日子。这天下午,快递员送来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着二十本《梧桐巷记事》。林小满抱着书,挨家挨户给巷子里的人送。
     王奶奶接过书,翻到扉页,看见周教授写的“赠梧桐巷的老朋友们”,笑得合不拢嘴:“这书得好好收着,等以后给孙辈看,让他们知道咱们巷子的故事。”
     张爷爷则翻开书,正好看到写自己写毛笔字的那段,里面还夹着一张照片——那是周教授当初偷偷拍的,他坐在石桌前写字,阳光落在纸上,巷口的梧桐树在背景里微微晃动。“这老周,还挺会拍。”张爷爷摸着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扬。
     林哲拿到书后,连夜读了一遍。读到周教授写修缮记忆馆的那段,里面提到自己设计落地窗时的想法,他忽然想起当时周教授在一旁提的建议:“要让阳光能照进来,这样坐在里面看巷口的梧桐,才舒服。”原来那些细节,都被周教授记在了心里。
     几天后,市里的书店联系到陈阳,说想邀请周教授来办签售会,顺便宣传“老巷记忆馆”。陈阳立刻给周教授打了电话,周教授一口答应:“正好我也想回梧桐巷看看,顺便跟大家聚聚。”
     签售会定在周末,周教授提前一天回到了梧桐巷。车子刚到巷口,就看见大家站在梧桐树下等他。林小满跑过去,递上一杯刚泡好的桂花茶:“周老师,您可算来了!”
     周教授接过茶,喝了一口,笑着说:“还是熟悉的味道。”
     王奶奶拉着他的手,往家里走:“我炖了排骨汤,就等你回来喝呢!”
     晚上,大家在张爷爷家吃饭。桌上摆满了菜,有王奶奶做的栗子焖鸡,张爷爷酿的米酒,还有林小满妈妈烤的桂花糕。周教授看着满桌的菜,又看了看身边热热闹闹的大家,感慨道:“还是在梧桐巷吃饭香。”
     饭桌上,林哲跟周教授聊起自己备考中央美院的事,周教授仔细听着,还给他提了些建议:“画画不能只练技巧,得多观察生活,你看梧桐巷的四季,每一季都有不一样的美,把这些记在心里,画出来的画才会有感情。”
     林小满则拿出自己新画的速写本,里面画满了最近巷子里的新鲜事:乐乐在梧桐树下追蝴蝶,王奶奶教孩子们缝布娃娃,张爷爷在记忆馆给游客讲老物件的故事。周教授一页页翻着,点头说:“进步很大,越来越会捕捉生活里的温暖了。”
     第二天的签售会很热闹。书店里挤满了人,有来买周教授书的读者,也有特意来了解梧桐巷的人。周教授一边签书,一边跟大家讲梧桐巷的故事,还拿出手机,给大家看记忆馆的照片。
     有个小姑娘听完,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想去梧桐巷看看,看看那棵梧桐树,还有记忆馆里的钢笔。”
     签售会结束后,周教授带着几个读者回了梧桐巷。大家参观了记忆馆,看到那支刻着梧桐花的钢笔时,都忍不住驻足。周教授给他们讲了钢笔背后的故事,有人听着,眼睛都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平凡的日子里,藏着这么多温暖的故事。”一个读者感慨道,“以后我也要多记录生活里的小美好。”
     那天晚上,巷子里又热闹了一场。大家在梧桐树下摆了张桌子,吃着桂花糕,喝着米酒,听周教授讲他在苏州的生活。周教授说,他把在梧桐巷的经历讲给邻居听,邻居们都羡慕他,说下次也要来梧桐巷看看。
     “以后咱们梧桐巷可以搞个‘老巷体验日,让更多人来感受这里的生活。”陈阳提议道。
     大家都纷纷赞同,王奶奶说要给游客做桂花茶,张爷爷说要教大家写毛笔字,林小满则说要带大家在梧桐叶上画画。
     周教授在梧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四十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