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后,陈梅娘回了郡主府后就时常坐在一处发呆,昼夜都想着当初发生的一幕幕,吃也不好,睡也不好。
今日的状态也不太好,眼下蒙着一层青影,眉头紧紧皱着。
老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一心想为自己的儿子求个公道。
老婆婆在落玉的照料下,原本瘦弱的身子看起来有了些肉,脸上干干净净的,先前总是傻笑的神情也少了,不开口的时候看着似乎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很快,就抵达了京兆府,正巧刑部押解的队伍从另一头过来。
陈梅娘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囚车中的江州知府,她眼中被恨意占满,死死瞪着他,恨不得将他扒皮拆骨,以慰丈夫在天之灵。
“走吧,先进去。”
沈攸宁带着陈梅娘一家先一步进入京兆府。
今日的京兆府非常热闹,皇帝稳坐高堂,几位皇子坐在左边,丞相及刑部尚书等,则落座右边。
甫一进入府衙大堂,无数目光便落在身上。
沈攸宁从容进去,垂眸行礼,“臣女参见皇上,见过诸位皇子。”
张启夫妇跟在她身后,跪下叩头,“草民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梅娘也随同张启夫妇一起。
“起来说话。”皇帝看了一眼苏兴年,“两位老人家年事已高,赐座。”
苏兴年:“是。”
他招招手,让候在一旁的内侍搬来两张小椅,让两人在堂下坐着。
沈攸宁朝容臻走去,两人对视一眼,容臻嘴角微扬,算是打过招呼。
容时坐在下首,也冲她微微点头,沈攸宁回以一笑。
安王看过来,冲她微微一笑。
沈攸宁视若无睹,顾自走到容臻身后站定。
今日在这大堂上的都是些非凡的人物,能坐下的也都是朝堂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很快,许志安就带着一行嫌犯进来府衙,因着人多,便只带了一个江州知府进入大堂,其他人都在堂外站着。
既是公开审理,半个京都的百姓都来到了京都府衙外,个个都将目光放在了大堂中央,等着这个案子水落石出。
许志安将江州知府押入堂前,按着他跪下,“微臣许志安参见陛下,此次江州案一干涉事官员全部押解至此。共二十八人,路上遇刺杀数回,身殒五人,还余二十三人,皆在此处。”
“微臣身边这个就是江州知府于承远。”
“刺杀?”皇帝脸色一沉,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两边,“乱臣贼子,竟然大胆至此!”
许志安还弯着腰,他转眸看了一眼站在容臻背后的沈攸宁。
“回陛下,若非安宁郡主派人襄助,恐怕微臣无法安然带着这些嫌犯入京。”
“哦?”皇帝挑眉,“怎么回事?”
“微臣押解着囚车出了江州不远,就遇到了两次刺杀,皆是奔着杀人灭口来的,一时不察让他们杀了三人。后来,却常常有一支神出鬼没的队伍,在刺客出现时拯救我等于危机之时。”
“这些好汉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微臣偶有发现,他们手腕上都刻有弯月印记,该是当年金月大长公主名下的长月军精锐。但金月大长公主早已不理京都诸事,微臣思来想去,该是安宁郡主知晓此案重大,派人襄助。”
沈攸宁瞥了他一眼,她派出去的人身上怎么可能有印记,这个许志安是受了谁的令,竟要用长月军来挑起皇帝对她的不满。
长月军中有一队精锐,是绿林好汉组成,个个都身怀武功,有以一当十之勇,而这支精锐,只听从祖母的号令。
当年祖母离开京都时长月军的兵符交给了皇帝,长月军被他四散开来并入其他军队。
而那支精锐只认人不认兵符,在祖母离开之后,便销声匿迹。
喜欢。
第245章 嫌犯押解入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