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汉康不过是一介小小的谏议大夫,无论是从家世、仕途,都是洛汉康高攀了。可谁知那陈家的嫡次女偏偏瞧上洛汉康为了亡妻不娶妻不纳妾的情深义重,无论父亲母亲如何劝说,铁了心要嫁给洛汉康。光禄大夫无可奈何,只得请来与自家交好的韩国夫人,前往洛府代为表达欲结秦晋之好的意思。这样一来,即使洛家无心这门亲事,他陈家也不算丢脸。
位高权重的韩国夫人驾临洛府,洛府上下是何等荣幸?惊得一直后园休养生息的洛老太太立马起身,与儿子洛汉康一同迎客。阖府上下也不敢有所怠慢,将平日储藏在库房里的珍品用来宴客。
酒过三巡,饭过五味。
洛汉康与洛老太太的心一直都是七上八下,并不知道韩国夫人此番为何而来。韩国夫人自然瞧出两人的拘谨,温和地笑了笑缓解下气氛,便屏退左右,将此次自己前来的意图表达出来。
这门亲事洛老太太听了自然喜不自胜,只是洛汉康听了之后反而有些沉默。
韩国夫人也不着急逼迫洛汉康立即做出答复,给洛汉康三天的时间考虑,临走前不忘好好敲打敲打洛汉康。
洛汉康很清楚,这门亲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他占了十成的便宜,而且光禄大夫家的嫡次女陈佳他曾有缘见过一面,的确是一位温和贤良、温柔体贴的女子。
洛汉康已然有些心动……加之一旁太夫人又再催促和劝说……这门亲事便定了下来。
聘礼、嫁妆、成婚。
洛汉康似乎是因为经历过一遍,显得格外游刃有余,但是在洞房花烛夜,掀开新娘盖头那一瞬间,他又像是个毛头小子一般紧张,与妻子陈氏相对许久……
陈氏是官宦世家出来的嫡女,自小同母亲学习主持中馈之道。婚后的陈氏可以妥善处理好府中的一切事宜,可以控制好和不同管家夫人打交道的分寸,可以将桦哥儿和婷姐儿视如己出,这一切都让太夫人很是放心,也让洛汉康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在政事上。
洛汉康在一点一滴习惯着陈氏,却从来没有觉得对这个女人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
直到——
林嫚瑾,他的妾室怀有身孕。
成婚一年,一直未有身孕是陈氏唯一的心病。她可以容忍丈夫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也可以抬了府里的通房丫头林嫚瑾为妾室,也可以忍受人前温和贤良、人后落泪伤心的凄凉,可是她无法容忍,只不过侍奉洛汉康几次的妾室都有了身孕,而自己的肚子却一直了无音讯。
那是陈氏第一次不顾形象,喝得烂醉。
也是洛汉康第一次看见陈氏没了大家闺秀的模样,哭得像个孩子。
翌日,谁也没再提那日的事,只是洛汉康在妻子院落里留宿的日子越来越多。
终于在洛汉康一月之久的‘不懈努力下,陈氏终于有了身孕,而且还是一对双胞胎,正巧此时洛汉康的官位又荣升了,阖府欢庆。
在妻子陈氏的胎象安稳之后,洛汉康和妻子一起回了趟陈府。
一来是感谢岳父在自己仕途上的帮助。
二来是妻子距离上次省亲已有些时日,所以带妻子回来见见父母。
原本陈府夫人觉得自己女儿嫁给洛汉康是抬举了洛府,所以对洛汉康的态度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
可是正如古话所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这么长时间下来,陈夫人见洛汉康对自己女儿很好,而且官运也算亨通,虽然家里有个有身孕的妾室,但是洛汉康对她并没有多加关心,反而一心只扑在自己女儿的身上,这些都让陈夫人看这个女婿越看越满意,每次都是笑脸相迎,好吃好喝的提前备着,反倒让洛汉康受宠若惊。
十月辛苦怀胎,陈氏痛了一天一夜,终于分娩,产下一儿一女。
这一儿一女的哭声甚是嘹亮,响彻洛府的整个院落。
听到孩子的哭声,洛汉康激动地几乎想流泪,要不是太夫人拦着,他估计会激动地冲进房里。
第二日,开祠堂,请宗亲。
洛汉康要将新出生的三个孩子添上族谱,还有一个孩子是妾室林嫚瑾所生的女儿,比陈氏的一对儿女早出生一个月。
洛汉康为了方便,特地将三个孩子留到同一日添上族谱。
长子,洛盛桦
长女,洛婉婷。
三女儿,洛婉晴。
四女儿,洛婉书。
五儿子,洛盛安。
人丁单薄的洛府在迎来三个小生命之后似乎慢慢变得子嗣繁茂起来。
洛汉康和妻子携手共迎新生命的到来,也在第四年携手送走年事已高的母亲洛太夫人。
岁月如白驹过隙,弹指间,十年光景稍纵即逝,再回首,不复当年。
喜欢。
第三章 洛氏家族发展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