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姜云舒那个电话,直接打给了军区后勤部的主任。
     她要建食品厂,大力解决军属就业的消息,早就在军属大院传开了。
     主任对此十分重视和支持,还想过借机发展合作。
     他一听街道办居然有人敢卡这种利军利民的好事,气得火冒三丈,当即一个电话打到查主任上级的上级那里,把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这才有了查主任瞬间变脸的戏码。
     “好了。”
     姜云舒扬了扬手里新鲜出炉的审批文件,笑眯眯地对姐妹们说:
     “障碍扫清,那我们接下来,就想想去哪庆祝吧,庆祝我们锦鲤食品厂,正式迈出第一步!”
     “好耶!”
     小钰第一个欢呼起来。
     “我知道新开的一家国营饭店,红烧肉做得特别地道!走!今天我请客,咱们下馆子去!”王楠豪气地一挥手。
     李柔也忍不住笑道:“楠姐今天这么大方?那我可得多吃点。”
     几个女人笑作一团,朝着饭店走去。
     她们这边商量着下馆子,其乐融融,金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金承业在南方的调研和初步转型工作,彻底结束了。
     他这才发现,自己平时是有多么固步自封,只想着把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守好。
     这次听姜云舒的去尝试转型,才知道有不少人已经走在时代前沿,开始研究这方面了,其中还有不少比金家还厉害的商业巨鳄。
     要不是姜云舒说了,他还赶不上这个时代风口呢!
     金承业调研期间,结识了一个本地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这个教授姓郑,同样也对国内未来企业发展重点方面很感兴趣,对金承业的颇多观点更是觉得十分志同道合,觉得遇到了知音,所以今天特意登门回访,还带了一个助教。
     金家客厅里,茶香袅袅。
     郑教授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南方经济特区的见闻,感慨政策放开后个体经济的发展。
     金承业点头附和,自然道:
     “郑教授说的是啊,就像我那儿媳云舒常说的,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和品牌的竞争,尤其是电子产业,投入大,更新快,一旦形成优势,很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
     他说的话,虽然只是点到即止,却已让郑弘毅教授眼中精光连闪。
     郑教授身体微微前倾,惊讶道:
     “承业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想不到你深处内地,对经济大势的把握竟如此敏锐超前,这些观点,即便在南方学界,也属绝对的前沿!”
     金承业闻言哈哈一笑,连忙摆手,坦诚道:
     “郑教授,您可千万别这么夸我,我受之有愧,不瞒您说,这些想法,都是我儿媳云舒提起的,我也是听了她的话,才决定着手转型。”
     “我可是听你提她好多遍了。”
     郑弘毅的兴趣已经被提到了顶点:
     “您这位儿媳……”
     金承业见郑教授如此感兴趣,便让管家去书房取来了姜云舒之前写的那份关于金氏集团转型的详细企划书草案。
     郑教授接过那份文件。
     他起初只是带着好奇随意翻阅。
     但很快,他脸上的随意消失了,表情变得严肃而专注。
     他一页页仔细看去,越看速度越慢,时而凝眉沉思

第406章 抓住时代风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