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清明·女帝手札》[2/2页]

歙砚烹江山 青霭停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透,表面似有流动的水纹。34;皇城司的鱼符?34;她唇角微扬,34;有意思。34;指尖轻转,玉佩在阳光下变幻出七彩光晕——这竟是《营造法式》里记载的失传已久的34;滴翠釉34;工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柳笛声,惊蛰时节的暖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拂过官田。女帝望向东南角的方向,那里新插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看似平静的田野下,暗流正在无声涌动。
     女帝指尖的柳枝忽地一顿,那滴晨露坠落在八卦台的震位上,竟在黍米间洇开一片奇异的水痕。礼部主事见状连忙从袖中取出《河图洛书》拓本,对照着台面低呼:34;陛下,这水纹走势竟与昨日观测的暗流完全吻合!34;
     裴砚之突然单膝跪地,从灰衣人靴筒中抽出一卷浸湿的绢布。展开后可见墨迹晕染的山水纹路,隐约能辨出官田水系的走向,其中几处用朱砂标记的位置正与八卦台震位水痕相应。34;《水经注》残卷?34;女帝眸光微动,34;看来有人比朕更关心这方水土。34;
     忽闻田埂处传来窸窣声响,原是那卖艾糍的老妪正欲遁走。她佝偻的身形突然挺直,褪去伪装的步伐矫健如青年,却在掠过棠梨树时被漫天飞花迷了眼。尚服局女史手中银簪倏地飞出,正钉住老妪的衣袂——那簪尖竟暗藏机关,展开成精巧的八卦锁。
     34;好一招39;飞花摘叶39;。34;女帝抚掌轻笑,俯身拾起老妪掉落的柳编食盒。掀开第三层暗格,里面静静躺着几粒裹着蜜蜡的种子,在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本草拾遗》有载:34;泽藛子,遇水则鸣34;,正是探测地下暗流的奇物。
     东南角突然传来喧哗,只见裴砚之带来的侍卫正从堰塘中拖出青铜所制的34;候风地动仪34;。那仪器表面布满青苔,八个龙首却崭新发亮,显然近期被人精心调试过。礼部主事倒吸凉气:34;这分明是张衡仪器的改良版!34;
     柳笛声再度响起时已带着警示的急调。女帝循声望去,发现吹笛的牧童手中柳枝竟泛着金属冷光。她突然想起《梦溪笔谈》中记载的34;铜乌相风34;,立即示意侍卫封锁官田所有出入口。果然在检查农具时,发现十几把锄头柄端都暗藏机关,拼合起来便是完整的水文测量仪。
     暮色渐浓时,官田升起数十盏后土灯,将整个水系照得纤毫毕现。女帝凝视着水面上交织的光影,忽然发现这些灯火竟暗合二十八宿的排列。最令人惊异的是,当所有灯光聚焦在八卦台时,那些被晨露浸湿的黍米竟浮空组成《禹贡》中的九州图。
     34;报——34;兵部侍郎疾步而来,手中捧着从老妪发髻中搜出的玉蝉。这枚看似普通的饰物在灯光下显出内部精巧的齿轮结构,轻轻拨动便投射出整个洛水流域的立体水脉图。图中用赤玉标注的七处节点,恰与近日各地上报的异常旱情位置吻合。
     裴砚之忽然指向西北角:34;陛下请看!34;只见原本平静的堰塘突然泛起漩涡,水面下隐约可见青铜机械运转的幽光。礼部主事颤声道:34;这...这莫非是传说中的39;地龙引39;?《墨经》残篇曾载此物可改河道...34;
     女帝眸中寒光乍现,袖中玉尺轻敲震位。八卦台突然下沉三尺,露出下方纵横交错的青铜管道。管道内流动的不是水,而是泛着荧光的沙粒——这正是失传已久的34;流沙计时水道34;,能以沙粒流动速度测算地下暗流变化。
     34;好大的手笔。34;女帝冷笑,34;将先秦机关术、汉代天文仪与当代水文志相结合...34;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闷的机括声。众人回头望去,只见官田四周的十二尊石兽竟缓缓转向中央,兽口吐出缕缕青烟,在空中凝结成《山海经》中的水系神兽图。
     尚服局女史突然跪奏:34;臣在检查农具时,发现这些锄头的铁质非同寻常。34;她呈上的碎片在灯火中显出雪花纹——这是唯有皇室工坊才掌握的34;百炼钢34;技艺。女帝指尖抚过纹路,突然想起三日前工部奏报的失窃案。
     夜风骤起时,裴砚之的灰衣猎猎作响。他展开从青铜仪内部取出的绢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十年黄河改道的精确数据。最令人心惊的是边缘那行小字:34;依此推算,下次大汛当在...34;后面的字迹虽被水渍模糊,但日期分明指向下个朔望之期。
     34;传钦天监正。34;女帝的声音沉静如深潭,34;再命将作监携《鲁班经》全本来见。34;她凝视着空中渐渐消散的神兽图影,袖中的柳枝不知何时已生出新芽——在这满布机关的官田里,连草木都暗藏玄机。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侍卫们在棠梨树下挖出个青铜匣子。开启的瞬间,匣中飞出的不是机关,而是近百只银制蜜蜂。这些精巧的机械昆虫在空中组成河图洛书的图案,最终齐齐落在女帝展开的绢帕上,触须颤动间拼出34;治水先治人34;四个古篆。
     女帝忽然轻笑出声,指尖轻点其中一只蜜蜂。那蜂腹突然展开,露出微型卷轴上熟悉的字迹——这分明是先帝批阅奏章时特有的朱砂笔法。在场众人皆屏住呼吸,终于明白这场跨越时空的机关迷局,实则是场关于江山社稷的无声谏言。
    喜欢。
  

第21章 **《清明·女帝手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