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石墨时代[1/2页]

歙砚烹江山 青霭停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含元殿的熔炉奇观
     十口石墨熔炉在含元殿中央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每口熔炉皆由整块玄铁铸造,炉身通体漆黑如墨,却在火光映照下泛出幽蓝光泽。炉壁上精细镌刻着《禹贡》九州山川纹,从泰山之巍峨到黄河之蜿蜒,每一道纹路都暗合天地经纬。熔炉底座镶嵌着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兽口衔着鎏金铜环,环上系着朱砂染就的丝绦,在热浪中微微飘动。
     34;这熔炉的排列暗合北斗七星的方位。34;工部侍郎杜衡低声向身旁的年轻匠人解释道,34;每口熔炉对应一颗星辰,开阳位的主炉更是连接着天地气脉。34;他指着中央那口比其他熔炉高出三尺的巨炉,炉盖上盘踞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青铜应龙。
     炉前立着十名工部顶尖匠人,皆着赭色短褐,腰间束着犀角带。他们手持特制的火浣布长钳——这种产自西域的奇异布料遇火不燃,反而愈烧愈白。匠人们脚踩七星步,每一步都精准踏在青砖的莲花纹上,仿佛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
     34;师父,这步法有何讲究?34;一个眉清目秀的学徒忍不住问道。 年长的匠首停下脚步,抹了把额头的汗珠:34;每步都要踏在莲花心,这是祖传的39;禹步39;。相传大禹治水时,就是踩着这样的步伐丈量九州。34;他指着地面上隐约发光的纹路,34;这些青砖里都掺了荧石粉,在暗处会显出星图。34;
     当女帝的龙辇驶入殿门时,鎏金铜铃在沉香木辕上叮咚作响。十二名羽林卫手持金瓜斧钺分列两侧,他们的铁甲在炉火映照下泛出赤红光芒。匠首举起缠着朱砂绳的青铜槌,在龙纹铜锣上重重一敲,十名匠人同时拉动机关。只听34;咔嗒34;一声机括响动,炉盖上的狻猊兽钮突然转动,十道青蓝色的火舌如蛟龙出海,直冲殿顶的九重藻井。
     34;天呐!34;来自拂林的使节惊呼出声,34;这火焰竟能随音律变化!34;只见随着殿角乐师奏响的编钟声,那些火舌真的开始有节奏地摇曳舞动。
     波斯使节哈桑凑近身旁的通译:34;请问这火焰用何种燃料?竟能保持如此纯净的青色?34; 通译躬身答道:34;据说是用昆仑山巅的千年冰魄,混合南海鲛人脂炼制而成。34;他指着熔炉下方隐约可见的琉璃管道,34;那些管道里流动着水银,据说能引导地脉之火。34;
     34;诸位使节请看。34;沈知白玄色龙袍的广袖在热浪中翻飞,金线绣制的十二章纹在火光中若隐若现。她从阮沉舟捧着的紫檀匣中缓缓取出《千里江山图》,匣盖开启时飘出缕缕龙涎香。那画卷在炉火映照下,原本静止的青绿颜料竟如活物般流动起来,朱砂点染的亭台楼阁在画面上缓缓移动,靛蓝描绘的江河波涛开始起伏荡漾。
     34;这...这画中的景物在变化!34;高丽使臣金明澈失声叫道,他指着画中突然出现的一座孤峰,34;昨日鉴赏时,此处明明是一片湖泊!34;
     礼部尚书捋须笑道:34;使君有所不知,此画用的是西域进贡的39;随形墨39;,会根据天象变化显现不同景致。34;他指向画角一枚朱印,34;这是已故的袁天罡大师留下的封印,据说能锁住画中龙脉。34;
     吐蕃使节手中的蜜蜡佛珠突然断裂,晶莹的珠子滚落在大殿金砖上。他看见画中雪山之巅浮现出金色的梵文,那些文字正随着火焰的跳动不断重组排列。34;这是《大日经》中的真言!34;他激动地跪倒在地,34;佛祖显灵了!34;
     34;非也。34;钦天监监正缓步上前,34;这是石墨在高温下显现的天书。据《淮南子》记载,当年黄帝得石墨而作天象图...34;他的话突然顿住,因为画中突然浮现出一行小篆:34;荧惑守心,紫微移位34;。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沈知白眸光一冷,指尖轻叩龙椅扶手:34;监正大人,这是何意?34; 监正额角渗出冷汗:34;回禀陛下,这...这是古人对星象的谬解...34;
     就在此时,画中那个樵夫打扮的小人突然转头,嘴唇开合似在说话。精通唇语的鸿胪寺少卿不自觉念出声来:34;石墨现世...九鼎移位...34;话一出口立即惊恐地捂住嘴巴。
     34;有意思。34;沈知白突然轻笑出声,她转向波斯使节,34;哈桑阁下,听闻贵国也有类似的神奇矿物?34;
     哈桑急忙行礼:34;陛下明鉴,我国确实有能记录影像的39;记忆石39;,但远不及这石墨神奇。34;他犹豫片刻,又补充道:34;不过...据古籍记载,这种石墨可能会...34;
     34;会什么?34;女帝挑眉。 34;会吸收观画者的记忆。34;哈桑声音越来越低,34;古波斯传说中,有位国王就是被画中的石墨吸走了魂魄...34;
     殿角的铜壶滴漏突然加速,水珠连成银线坠入承露盘中。十口熔炉的火光在这一刻同时转为幽紫色,将《千里江山图》照得通明。画中那些流动的颜料开始凝结成晶体状,在绢布表面形成细密的棱镜阵列。
     工部侍郎突然惊呼:34;快看画中的长安城!34;只见微缩光影中的皇城上方,赫然悬浮着一颗赤红如血的星辰。老监正双腿一软跪倒在地:34;荧惑守心...这是大凶之兆啊!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知白却从容起身,玄色龙袍在紫火中猎猎作响:34;传朕旨意,即日起在含元殿设立石墨院。这画中的秘密...34;她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34;朕要亲自解开。34;
     第二幕 石墨院的秘密
     当夜,石墨院首任院使阮沉舟正在烛光下研究画中突然出现的星图。年轻的助教捧着茶盏进来:34;院使大人,您已经看了三个时辰了...34;
     阮沉舟头也不抬:34;你看这北斗七星的指向,与熔炉的排列完全吻合。34;他忽然压低声音,34;更奇怪的是,画中的星象比实际天象快了整整三个月。34;
     助教手一抖,茶盏跌落在地:34;那岂不是说...这画能预知未来?34;
     窗外突然传来羽林卫的呼喝声,两人急忙推开窗户,只见夜空中的北斗七星竟真的与画中所现一模一样。更骇人的是,天枢星的位置正泛着与熔炉相同的幽蓝光芒...
     第二幕 画中藏图
     殿内烛火摇曳,铜炉中的炭火发出细微的爆裂声。十二盏鎏金鹤形灯将殿内照得通明,却在四角留下几处幽暗的阴影。裴砚之手腕轻转,三尺青锋如游龙般掠过画轴,剑尖在绢本上划开一道几不可见的细缝。随着剑身传来的微妙震颤,他眉头微蹙——这看似寻常的山水图,绢丝质地竟比寻常画作厚重三分,内里似有金属丝线交织其中。
     34;有意思。34;他低语一声,剑锋突然迸发出灼热内劲。刹那间,整幅画卷在众人眼前渐渐透明,如同浸入清水的宣纸。殿内檀香与炭火的气息中,突然混入一丝西域火山灰特有的硫磺味。原本层峦叠嶂的墨色山水竟如晨雾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精密得令人窒息的矿脉舆图。无数蜿蜒曲折的线条在绢面上浮现,宛如大地的血脉经络,某些关键节点还闪烁着神秘的金色星芒,在火光映照下忽明忽暗。
     阮沉舟广袖轻振,指着正在变化的画面朗声道:34;此乃《墨经》所载39;影不徙39;之术。当年王希孟奉旨绘制此图时,特取西域火山灰调制秘墨。34;他指尖轻叩案几,铜炉中的火焰应声窜高,火舌舔舐着特制的青铜炉壁,34;寻常墨色遇热则化,此墨却遇热显形。这些金芒所在

第19章 石墨时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