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岁时宴》女帝经济改革录——丹青为契,茶盐铸币[2/2页]

歙砚烹江山 青霭停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里江山每一处关隘、每一座城池、每一条水陆通衢的走向!《九洲同》烧了,他们便用茶汤、用铜钱、用玉环的裂缝…逼我亲手再绘一幅新的!”
     秦桑听得遍体生寒,脸色煞白:“陛下!那…那四方馆的动静,莫非就是在…”
     “在等!”沈知白霍然起身,宽大的孔雀纹袍袖带起一阵冷风,烛火剧烈摇曳,将她孤峭的身影投在墙壁上,如同即将扑击的鹰隼,“等明日朝会!等那场所谓的‘献礼!等我们…自乱阵脚!”她走到窗边,猛地推开雕花木窗。
     寒风裹挟着雪粒,瞬间扑了进来,吹得烛火几欲熄灭,案上残片瑟瑟抖动。刺骨的冷意激得沈知白一个寒噤,却也让翻涌的思绪瞬间冰封般清晰。她望着皇城东南角,兰台秘阁焚毁后,那里只剩下一个巨大而沉默的焦黑轮廓,如同大地上一块丑陋的伤疤。几缕稀薄的青烟,还在废墟间若有若无地盘旋,带着那股挥之不去的、令人作呕的茶香气味。
     “明日,”她对着寒风,一字一句,声音冷硬如冰,“朕倒要看看,这‘茶,他们能煮出什么花样!”
     
     天光未明,承天门外广场已是雪光皑皑,映着宫灯与火把的暖光。巨大的《万邦来朝》屏风被重新安置在丹陛一侧,缭绫在晨光熹微中流溢着低调的华彩。屏风前,新设了一方巨大的御案。案上别无他物,唯有一幅摊开的素绢长卷,旁边搁着几只细瓷碟,碟中盛着或浓或淡、颜色各异的茶汤——褐红、深绿、暗黄,如同凝固的血。
     百官按品肃立,鸦雀无声。雪沫在寒风中打着旋,落在朝服冠冕上,也落在每个人沉重的心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绷,压得人喘不过气。
     监国太监立于御案旁,老迈的身躯裹在厚重的貂裘里,眼睑低垂,仿佛老僧入定。唯有他藏在袖中的手,指节捏得泛白,泄露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昨夜子时,突厥王子密使悄然入宫,呈上的那份“薄礼”,此刻正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心尖最深处。
     沈知白高坐于御座之上。玄底金线的十二章纹衮服,衬得她面色愈发清冷苍白,如同玉雕。她没有戴繁复的凤冠,只以一支简洁的青玉长簪绾住青丝,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腕间那串伽南香佛珠,在袖口若隐若现。她平静地扫视着下方,目光掠过屏风,掠过御案上的茶汤,最终落在突厥使团所在的方向。
     突厥王子阿史那延吉大步上前。他依旧戴着那狰狞的金狼头饰,两颗红宝石狼眼在晨光下幽幽闪烁。他解下腰间那个桑皮纸质地、镶嵌着茶砖碎末鳞片的鱼袋,双手奉上,动作带着草原特有的粗犷与一种刻意的恭敬。
     “尊贵的女帝陛下!”他的汉话字正腔圆,却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异域腔调,“此乃我突厥王庭世代相传之宝——九曲玉环!以此环,献于陛下,愿结两国万世之好!”
     那枚玉环被监国太监亲自接过,置于御案中央的素绢之上。玉质温润,通体无瑕,九处金镶玉的接缝在雪光映照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晕。然而,玉环甫一接触冰冷的素绢,异变陡生!
     一丝极其细微的暗红液体,如同拥有生命般,从一处接缝中悄然渗出,迅速在素白的绢面上洇染开。紧接着,第二处,第三处…九处接缝同时渗出这诡异的“茶汁”!它们并非胡乱流淌,而是如同被无形的笔牵引着,沿着极其玄奥的轨迹蜿蜒、交汇、延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礼部尚书失声惊呼,声音因极度的惊骇而变调。
     素绢之上,暗红的“茶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勾勒出清晰的脉络!那是连绵的山势,是奔腾的河流,是星罗棋布的城池关隘!线条越来越密,越来越清晰——赫然是《九洲同》的核心精髓!陇西的险峻关隘,剑南的茶马古道,河朔的漕运命脉…大胤最致命的命门,正在这诡异的茶汤之下,纤毫毕现地暴露于众目睽睽!
     “嘶——”殿前广场上,压抑不住的倒吸冷气声汇成一片。无数道目光死死盯着那幅正在“绘制”的妖异舆图,充满了惊骇、愤怒,还有深深的恐惧。这哪里是献礼?这是最恶毒的挑衅,最赤裸的羞辱!是要将大胤的命脉,摊开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
     阿史那延吉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他微微躬身,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得意:“此环神异,非大胤真龙之主,不能激发其蕴藏之山川地脉图景!此乃天意昭示,陛下承天命而御极,我突厥愿永为藩属,共修盟好!为表诚意,”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幅屏风,“愿以三千匹上等河西战马,换陛下此幅《万邦来朝》圣绣!马已在关外,只待陛下一诺!”
     三千匹战马!这个数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朝臣心头。这是何等巨大的诱惑!尤其是在户部空虚、边军孱弱的当下!无数道目光,瞬间从妖异的茶汤舆图上移开,灼热地投向了丹陛之上的女帝。
     沈知白端坐不动。她甚至没有看案上那幅正被茶汤勾勒的“活地图”,目光平静地落在阿史那延吉脸上,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冰冷。殿内的死寂仿佛凝固的冰湖,只余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和玉环接缝处细微的“滋滋”渗液声。
     “哦?”沈知白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锥凿穿了死寂,清晰地传遍广场每一个角落,“三千匹河西战马?贵使倒是慷慨。”她微微倾身,手肘随意地搭在御座扶手上,指尖轻轻敲击着冰冷的鎏金龙首,“只是朕有一事不明。”
     她抬起手,指向案上那幅正被“茶汤”肆意涂抹的素绢:“此环所显,可是我大胤陇西、剑南、河朔之要冲?山川形势,关隘布防,纤毫毕现?”
     阿史那延吉笑容微僵,旋即恢复如常:“此乃神物自显天地造化,正是陛下疆域之形胜。”
     “好一个天地造化!”沈知白忽然轻笑一声,笑声里没有丝毫温度,只有凛冽的锋芒,“那朕倒要问问,既是天地造化,缘何这‘茶汤所绘之玉门关隘走向,竟与三日前被焚毁的兰台秘档中《九洲同》残卷所载,分毫不差?缘何这‘茶汤绘出的剑南茶马古道驿站分布,竟与户部昨夜失窃的盐引密档副本,如出一辙?”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刀,直刺对方心脏,“阿史那王子,你突厥的‘天地造化,莫非是专盯着我大胤的兰台和户部库房来显灵的?!”
     “轰!”如同巨石投入冰湖,整个承天门前广场瞬间炸开了锅!群臣哗然!所有的目光,从惊疑瞬间转为极致的愤怒,如同燃烧的箭矢,齐刷刷射向突厥使团!
     阿史那延吉脸上的得意终于彻底凝固,眼神深处掠过一丝猝不及防的慌乱。他强自镇定:“陛下此言何意?小王…小王不解!”
     “不解?”沈知白缓缓站起身,玄色衮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流淌着冷硬的光泽。她一步步走下丹陛,步态沉稳,每一步都像踏在众人的心跳上。她径直走到御案前,目光冷冷扫过那还在渗着暗红液体的九曲玉环,以及环下那幅已然成型的、刺目的“茶汤舆图”。
     “那朕就让你明白明白!”话音未落,她猛地抄起御案上那方沉重的青铜螭龙镇纸!
     “陛下!”监国太监惊骇欲绝的尖叫声撕裂了空气。
     然而,迟了!
     沈知白眸中寒光暴射,手臂挥出全力!青铜镇纸裹挟着破风之声,带着她积郁数日的雷霆之怒,狠狠砸向御案中央那枚妖异的九曲玉环!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玉石俱碎的爆响,炸裂在死寂的广场上空!
     九曲玉环应声而碎!
     晶莹的碎玉如同冰雹般四散激射!那九处金镶玉的接缝被巨力彻底撕裂、崩断!就在玉环碎裂的刹那,一股远比之前浓郁十倍、带着刺鼻铁锈腥气的暗红液体,如同压抑了千百年的毒血,猛地从断裂的接口处喷溅而出!
     滚烫的、粘稠的“茶汁”!
     它们并非随意溅落,而是如同被赋予了某种狂暴的生命,猛烈地泼洒在下方铺开的素绢舆图上!瞬间将那些刚刚“绘制”好的山川关隘染成一片污浊狰狞的暗红!粘稠的液体漫过绢面,肆意流淌,滴滴答答地落在冰冷的青石地砖上。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碎裂的玉块并未停止异变!九块较大的碎片在案上、地上兀自震动,每一块断裂的截面上,都清晰地显露出蚀刻的纹路!在喷溅的“茶汁”浸染下,那纹路迅速变得清晰——正是《九州同》舆图上被金丝标记过的九个核心州府的微缩图!幽州、凉州、益州…每一片碎玉,都对应着一处大胤的腹心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粘稠腥热的“茶汁”浸透了素绢,沿着御案的边缘,滴滴答答地落在承天门广场冰冷的青石地砖上。那声音,在死寂的空气中,如同催命的更漏。
     “嗬…”阿史那延吉喉间发出一声短促而怪异的抽气,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金狼头饰下的那双眼睛,死死盯着案上那九块兀自颤动、浸满污血的碎玉州图,仿佛看到了最恐怖的噩梦。他精心设计的“天意”,他用来威慑、用来交易的筹码,竟被这女人用最粗暴、最决绝的方式,当众砸得粉碎!
     “你…你竟敢毁我圣物!”他猛地抬头,眼中凶光毕露,如同被逼到绝境的恶狼,草原蛮横的戾气再也无法掩饰,“沈知白!你可知此环乃我突厥圣山神玉所…”
     “圣物?”沈知白厉声打断,声音如同九天罡风刮过冰原,带着雷霆万钧之力。她站在案前,玄底金章的衮服下摆已被溅染上点点暗红,如同盛开的血梅,衬得她面色愈发凛冽如霜,眸光锐利如刀,直直刺向阿史那延吉。“此等窥我山川、窃我机密、以妖术祸乱朝堂之邪物,也配称圣物?!”
     她猛地抬手,指向案上那幅被污血染透、又被碎裂州图覆盖的素绢,声音响彻整个广场,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决绝:“尔等所求,何止三千战马?何止一幅屏风?!尔等要的,是我大胤的命脉!是我关河锁钥!是这万里江山尽在你囊中!”
     她向前踏出一步,脚下沾染着粘稠液体的青砖发出轻微声响,却如同战鼓擂在每个人心上:“朕今日,便以这玉碎之声作答!”
     沈知白猛地俯身,不顾那刺鼻的铁腥与茶气混合的怪味,一把抓起案上那块浸透了暗红汁液、刻着“凉州”纹路的碎玉!冰冷的玉块沾满粘稠的液体,滑腻腻地贴着她的掌心。她高高举起,让那污浊的碎片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下。
     “看清楚了!”她的声音因激愤而微微颤抖,却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这玉环所显,非是天意!是尔等行窃密档、焚我兰台、窥探国本的铁证!这茶汤所绘,非是造化!是尔等狼子野心,欲裂我山河的毒计!”
     她手臂狠狠挥下!
     “啪!”
     那块染血的凉州碎玉,被她狠狠砸在脚下冰冷的青石地砖上!玉屑纷飞!粘稠的暗红液体四溅开去,在洁净的青砖上炸开一片刺目的污迹!
     “朕的江山!”沈知白的声音拔到了最高点,如同凤唳九霄,带着无尽的威压与磅礴的愤怒,“一寸山河一寸血!岂容尔等宵小以邪术窥探,以铜臭度量?!”
     “啪!”第二块碎玉(益州)在她脚下粉身碎骨!
     “尔等要战马?”她的目光如利刃般扫过使团众人惊骇的脸,“朕给!”
     “啪!”第三块(幽州)!
     “尔等要通商?”质问声如同雷霆!
     “啪!”第四块(荆州)!
     “朕给!”她每踏前一步,便有一块承载着州府命脉的碎玉在她脚下化为齑粉,暗红的污迹在青砖上蔓延、连接,如同大地流血的伤口。“但这舆图,”她踩在最后一块碎玉(扬州)的粉末之上,脚下发出令人牙酸的碾磨声,声音却陡然沉凝下来,带着一种冰封万里的死寂,“这大胤的山川脉络、城池关防…尔等休想带走一丝一毫!”
     “今日玉碎于此!”她猛地抬首,目光如电,穿透死寂的空气,直刺苍穹,“便是朕的答复!尔等所求,唯战火可予!”
     最后几个字,如同定音的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人的耳膜上,也砸在阿史那延吉摇摇欲坠的心房上。他踉跄后退一步,脸上再无半分血色,只剩下极致的震惊与一丝被彻底揭穿、无处遁形的狼狈。
     承天门前广场,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寒风卷着雪沫,呜咽着掠过朱红的宫墙,掠过群臣凝固的身影,掠过御案上那幅彻底被污血和玉屑覆盖的“妖图”,也掠过青砖地上,那一片片粘稠的、暗红的、兀自缓缓流动的“茶汁”痕迹。那痕迹,蜿蜒扭曲,竟隐隐然勾勒出破碎山河的轮廓,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玉碎。
     沈知白独立于这片死寂与污浊之中,孔雀纹大氅的衣摆在寒风中微微拂动。她缓缓抬起手,指尖还残留着碎玉的冰冷和粘液的滑腻。她低头,看着青砖地上那一片片刺目的暗红,它们正缓缓渗入砖缝,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一股混合着铁腥、陈茶和焦糊的怪味,顽固地钻入鼻腔,令人作呕。
     监国太监僵硬地挪动脚步,苍老的脸上毫无人色,他试图靠近,嘴唇翕动:“陛…陛下…突厥使团…”
     沈知白没有回头,只抬起一只手,指尖微微下压,一个不容置疑的噤声手势。她的目光越过狼藉的御案,越过惊魂未定的群臣,投向皇城东南角那片焦黑的废墟——兰台秘阁的残骸。一缕稀薄的、带着茶味的青烟,仍在断壁残垣间盘旋不散,如同冤魂不甘的叹息。
     “秦桑。”她的声音响起,带着玉石撞击后的微哑,却异常清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奴婢在。”秦桑立刻上前,脚步无声,眼中带着未褪尽的惊悸与更深的担忧。
     “传旨,”沈知白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珠砸落,“四方馆闭门。突厥使团一应人等,无朕手谕,不得踏出馆门半步。擅闯者…”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地上那摊污血,“格杀。”
     “遵旨。”秦桑心头一紧,肃然应下,快步退下传令。
     “苏砚、陆九渊、林墨棠。”沈知白再次点名。
     三位布衣能臣从惊骇的朝臣队列中走出,躬身肃立:“臣在。”
     沈知白转过身,目光落在他们身上。这三人,是她新政的脊梁,亦是此刻唯一能缓解这窒息僵局的臂膀。“苏卿,”她看向钱谷使,“持朕令牌,即刻点验户部所有留存铜料、银锭、金砂,尤其是…新铸‘通宝钱范。凡有异样纹路、标记,无论多微小,即刻封存,报朕。”
     “臣遵旨!”苏砚神情凝重,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已从方才的震撼中迅速进入状态。
     “陆卿,”沈知白转向茶马使,“突厥所谓的三千战马在关外何处?有多少是真马?多少是‘铁马?其粮秣补给线如何?动用一切茶马司旧线、陇西道所有驿卒探马,日落之前,朕要确数!”
     陆九渊眼中锐气一闪,抱拳沉声:“陛下放心!臣定让那些马,是骡子是马,一匹也藏不住!”
     “林卿,”最后,她看向海舶使,“盯死所有可能与突厥有勾连的番商海舶。特别是…桑皮纸、特殊茶砖的流向。库中所有贝壳币,重新核验,朕怀疑…那里面,或许也藏着‘眼睛。”
     林墨棠肃然领命:“臣明白!”
     沈知白微微颔首,疲惫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漫过四肢百骸。她挥了挥手。三位能臣心领神会,迅速转身,带着各自的使命,疾步消失在肃立的朝臣队列中。
     处理完这些,她才将目光重新投向御案,以及案下那片狼藉。她沉默了片刻,然后弯下腰,伸出手,却不是去捡那些价值连城的碎玉,而是用指尖,轻轻触碰青砖上尚未干涸的、暗红色的粘稠液体。指尖传来冰冷滑腻的触感,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上好茶砖的陈涩余味。
     “清理掉。”她直起身,声音里听不出情绪,目光投向监国太监,“案上,地上,所有的碎片,所有的…‘茶。”她顿了顿,补充道,“碎片,一颗玉屑也不许少,收拢装匣,连同这染污的素绢,送入朕的寝宫。”
     监国太监如蒙大赦,连忙躬身:“老奴遵旨!定当办妥!”
     沈知白不再多言,转身,一步步踏上丹陛。玄色的衮服下摆拂过冰冷的台阶,沾着暗红的污迹,如同浴血的凤羽。她没有再看任何人,径直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座。
     回到那冰冷的宝座,沈知白并未立刻坐下。她背对着下方依旧噤若寒蝉的群臣,面朝空旷威严的大殿深处,缓缓抬起自己的右手。日光穿过高高的窗棂,斜斜地落在她摊开的掌心。
     那上面,清晰地沾着一抹暗红——方才触碰地上污迹留下的颜色。指尖,还粘着一片极其微小的、近乎透明的桑皮纸碎屑,薄如蝉翼,边缘焦黄卷曲。
     她凝视着掌心的污痕与碎屑,久久不动。那暗红,像凝固的血,也像烧透的茶汤。那碎屑,轻若无物,却承载着足以颠覆山河的密谋。
    喜欢。
  

第2章 《岁时宴》女帝经济改革录——丹青为契,茶盐铸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