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章 莱温必胜[1/2页]

向死求生路 枫林影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说贺兰仓努力了9年的莱温科技是什么水平,那贺兰仓只能说高端科技大概能比得上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也就是电力革命时期初期,小型内燃机在大商人和原贵族这些议员们手中已经普及开,不少富农已经把自己家拖车换成了手扶式拖拉机。
     毕竟他是搞机械的,就算是成绩不好也没有被学业警示退学,再加上毕业设计就是分析一台发动机,所以在他获得选民身份的那一年,就在不服气的工匠们和贵族们面前造出了第一台活塞式内燃机——这个盐的世界有种不讲道理的东西,原本地球上不少技术受到限制是因为材料不过关,但是这里只要加盐就行了,只是两包盐,铁匠们就能硬生生把粗钢都不如的生铁强化到耐磨硬质合金的水平。
     没有柴油和汽油也不是什么问题,当时贺兰仓是用动物油脂在浓硫酸加热情况下分解制得的油酸和经过蒸馏得到的医用酒精当燃料的,虽然并不算稳定,但是当这台小发动机带动小板车硬生生把五匹马拉着走之后,全莱温就进入了没有理智的重工业发展中。所以看似农民们吃的不错,其实是把更多土地分配给了土豆和油料作物,广泛种植的豆科植物其实并没能给底层人民带来太多食用油,倒是积累了不少油料,经过针对燃料改造的燃烧室总算不会再冒黑烟了。
     工厂更多使用的是蒸汽轮机,因为这种结构相对简单的机械运行更平稳,而且只要是燃料就来者不拒,虽然内燃机更高级,但是贺兰仓不得不承认没有石油的情况下从木材干草到煤矿废料什么都吃的蒸汽机更适合发展需要。在贺兰仓离开的时候共计13台蒸汽轮机满足了从采矿,炼铁,炼钢,到生产武器和农具还有作为两列火车动力的需要。
     贺兰仓虽然是机械狗,但是高炉转炉还是稍有了解的,再加上钢铁是工业之本,凑出全国铁匠大师的冶金部可以说是全明星阵容了,贺兰仓有什么想法和他们说说,就能在几个月之后得到超出他想象的结果。虽然说加盐就能让这个世界不受材料限制,但是更高的产量和更坚固的材料没谁不想要,特别是这些老铁匠们知道高炉和钢材这些概念之后呼吸都粗重了。现在莱温因为没有制备焦炭的技术,只有两座3米不算高的高炉,和只能顶吹的40吨转炉,年产量大约32万吨的粗钢——贺兰仓不懂精炼,所以进一步提高质量还要看老师傅们努力。
     工厂中用上了手工机床,车铣刨磨削都有,还有两台冲压机,一台生产盔甲盾牌,一台生产箭头,子弹和零件,这些进退刀还需要人工的机床对于学习机械的贺兰仓只用了两个月就都造出来并且改良过了。
     王国军工部门除了生产出复合弓,复合弩,绞盘弩等武器,还根据贺兰仓的记忆制造出了米兰全身甲,冲压成型的全身甲能够有效抵挡流矢,稍作加重的左臂铠更利于使用盾牌和长兵器,上面的层层褶皱能够划开利刃,内部的甲衬再算上内甲也能减缓钝器的冲

第一百九十章 莱温必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