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你们俩感情真好。我们是不是快吃喜糖了。”
在别的病床工作的护士,打趣两人。
“都听赵婉同志的。”
贾冰一副一切都听媳妇的样子。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头孢药物研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谷一一还是很高兴的。按理说,她参加过第五代头孢的研制工作,现在研制第三代应该是小菜一碟。
但是这个年代科技水平和硬件设备都很落后,能研制成功第三代头孢是非常不容易的。
今天是谷一一的坐诊时间。
她照例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打扫好卫生,等患者上门。
“小谷,有个病人,你跟我一起去病房看看。”余华在门口叫谷一一。
“好的,主任。我马上来。”
谷一一拿起本子和笔,和余华一起快步往住院部走去。
余华带谷一一先到病房,查看病人情况。
病人是脑部多处出血,但是国内目前没有开颅手术,也是十分棘手的。
余华带谷一一来,也是想看看她有什么治疗办法。
“主任,我建议做开颅手术。”
什么?开颅手术?这在国内是从来没有先例的。万一不成功怎么办。
“谁做?你能做吗?你有把握?”余华眼睛一瞪。
“我能做,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请相信我。”谷一一很自信。
余华知道谷一一可以说是医学天才,她现在在国内的医学界有很高的话语权。
开颅手术她都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
余华犹豫了会儿,做出决定。
“这样,如果失败了,对外就说是我主刀,如果成功,再说你是主刀。”
谷一一知道余华是想保护自己,要用自己背锅。
余华把建议也告诉了病人的儿子。
“什么是开颅手术?”病人的儿子问。
“就是把头部打开,给出血点止血,清理血块。”
“什么,把头打开?把头打开人肯定活不了了,我们还是保守治疗吧。”病人的儿子连连拒绝。
要把脑袋打开,想想就没有办法接受。
谷一一说:“你父亲脑部多处出血,现在做手术,恢复的好,以后生活还能自理。如果保守治疗,你们也看了出血的部位,那肯定是不行的,病人的死亡风险非常高。”
“我们医院医生的水平非常高,还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个难度不大。
如果手术,找到出血点,加以治疗,病人后期恢复好,完全可以生活自理。
如果保守治疗,最好的情况就是瘫痪在床,势必会让你们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还需要人天天在床前端屎端尿。你们作为病人家属考虑清楚。”
病人的儿子看着谷一一年轻的面庞,实在是不能接受她来做手术。
“医生,那手术的成功率是多少?”病人儿媳妇问。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没有一个医生能告诉你们成功率是多少。”
谷一一和余华耐心的向病人儿子和儿媳又沟通了许久,把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都分析了一遍。
&
第265章 悲喜不相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