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朝臣,还是宗室,就是当事人太子、宸妃、赵王、燕王、嘉平帝等都设想过,下一任皇帝登基的时间,甚至是方式。
这其中,最极端的,还包括太子如唐太宗那般,直接玄武门射杀了兄弟,登上帝位。
却想不到,嘉平帝的确如同唐高祖李渊那般成为了太上皇,但太子裴承泽却是合理、合法、毫无疑点的继承了皇位。
而嘉平帝失去皇位,被尊为太上皇的原因,也被记录进史书,成为后来皇帝学习甚至教育继承人的经典案例。
嘉平二十九年除夕夜
太子携带太子妃、东宫两个良娣一起进宫参加宫宴与守岁。
宸贵妃和以往许多年一样,坐在嘉平帝身侧,可思宁察觉到她脸上笑容比以往假了许多。
有时候看嘉平帝的眼神,都带上了怨恨。
思宁想想就知晓为何了。
虽然朝臣们都知晓,嘉平帝之所以拿朝堂大事来和太子置气,是他本人做的决定,可嘉平帝也的确是为了宸妃以及宸妃所出的赵王、燕王。
和历史中的记载的那些红颜祸水故事一样,不好直言帝王过错,就将祸国殃民的罪名推到了宸妃,也就是此时的宸贵妃头上。
宫外,宸贵妃的名声,是前所未有的坏!
思宁是不赞同这个看法的,但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但宸贵妃,也不无辜。
思宁不信她不知晓陛下为了她,故意和太子,和百官置气,故意压着旱灾的奏折不闻不问,对太子和百官的赈灾行为冷眼旁观。
说是冷眼旁观都是好的,甚至还故意折腾阻拦。
知道了,当时却没出言阻拦皇帝的行为。
即使最后阻拦不成功,可阻拦了,劝了,性质是不一样的。
当时的宸妃可没有劝,就思宁所知,还乐得看好戏呢!
现在却又怨怪嘉平帝这一通操作,让她宫里宫外名声坏了,甚至连累了她亲生的两子一女。
又……或许自己真的想的天真了,陛下或许只是以宸妃的名义故意和太子置气。
实际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宸妃只不过是被他故意放在明面上的缘由而已。
或者说这其中,或许只有一两分是为了宸妃,更多的,还是为了陛下自己。
嘉平三十年正月十五之后,即使赵王妃、燕王妃先后生下赵王、燕王嫡子,宸贵妃脸上也没能露出多少喜色,整个人不复以往的张扬明媚,反而眉眼上带着几分忧愁。
赵王嫡子出生的第八天,燕王嫡子洗三后的当天,陛下在宸贵妃宫中醒来后,就彻底中风瘫倒了。
话说不出来,人也动弹不得,只能躺在床上,被人服侍着。
当时,大家怀疑,要么是宸贵妃狐狸精,勾引得陛下一把年纪了,还不惜身,自己作的。
要么就是太子暗地里动手了。
而且抓了个好时机,正好让陛下在宸贵妃宫里出了事,宸贵妃自然逃脱不了罪责。
那宸贵妃所出的赵王、燕王自然也会被其生母连累。
结果,让宗正寺和大理寺、御史台一起调查出来后,所有人都懵了!
和宸贵妃、太子没有一点关系,和赵王燕王也没有关系。
彤史记载
第44章 登位太上皇经典案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