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思宁直接反驳,“暄儿年纪在那,这般幼小,身体再好,能好到哪去。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能将他平安养大,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赵祯心里一阵触动,酸涩,恍然……是啊,我也就这么一个儿子,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思宁觑见官家被她的话触动了后,赶紧再加一把火。
“臣妾并不是不愿意暄儿开蒙读书,而是没必要这么早。等他六岁后,身体在臣妾身边养的更加结实康健些后,再去开蒙读书也不迟。”
“再者我们的暄儿这么聪明,即使是六岁开蒙读书,也不会跟不上的。”
“再说了,平常的时候,官家您多来几趟臣妾这儿,您亲自给暄儿开蒙不好吗?正好,您和暄儿多培养培养感情。”
赵祯是真的被思宁“等他六岁后,身体在臣妾身边养的更加结实康健些后”的话,给说动容了。
他的儿女们,包括已经夭折了的三个皇子,几乎出生都是身体不健康的,唯有淑妃宁儿有福气生下健康的儿女。
并且健健康康的把他们养大。
后宫是非多,何况这其中还有前朝,宗室,国外等多方面势力插手算计。
这其中是手段好也好,是真的有福气也好,到底他的孩子,在淑妃身边成长,是健康的。
暄儿的确太小了,他也的确没自信若是早早的让暄儿搬去毓华殿,能护住他。
这听起来似乎很窝囊,很废物,对不起他这个皇帝的尊位和权势,可实情就是如此糟糕。
这些年后宫里头,他子嗣的稀薄孱弱,他也不是没有察觉到有被动手脚。
但他能保护这些有孕嫔妃、孩子一时,保护不了时时刻刻。
而淑妃,就挺好的。
或许她是真的有手段,有能力,可她安静本分,从不主动挑事,温柔美好有底线,没有太大野心,跟她相处他很轻松,很放心。
更重要的是,她重视孩子,无论是微容还是暄儿,她都在意他们,都在用心教导他们。
对母家,有亲近,但也把控着距离,也不会教导两个儿女,无条件的对母家好,跟他们说母家的好话。
说句自揭短处的话,他其实有察觉到自己对母家太过纵容,可他性子就在那。
但他不希望自己儿子如自己这般,他儿子注定是要成为皇帝的。
当皇帝,有情也得无情。
赵祯在脑子里转过许多有的没的。
或许她是真的有福气,只是巧合的避过了诸多算计。
那更好,证明天命在我儿,在大宋。
赵祯只是希冀自己儿子,能跟自己性格不一样。
思宁却是在官家离开后,拿着史书给儿子赵暄讲故事,而且是汉文帝的故事。
思宁经过两个世界,早已明白,孩子不能早早的交给那些朝臣大儒们教导。
不然,小孩很容易被教歪了的。
她要在小孩去读书前,让他独立思考的种子开始发芽。
本来这项工作是官家赵祯这个爹爹该做,一如前两个世界那般。
但赵祯的皇帝水平,呃……她不放心,生怕教歪了儿子,重文轻武。
不过,不能强硬的跟朝堂上的文相公们掰手腕,还是得学汉文帝,不动声色的,就达到了目的,名声也
第55章 汉文帝故事启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