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想着想着,就想到了杜如晦。
两个门神齐全了,那这房谋杜断,也该齐全才对。
房谋杜断,既然杜如晦擅长决断。
那就意味着,他一定有一颗理工脑袋。
他有一颗理工脑袋,算学方面就差不了。
在历史上来说,杜荷到死都没有背叛他。
这一世,也从来没有提过要复活他的父亲。
是不想不愿吗?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他却从来没有提过,连旁敲侧击都没有,只是吩咐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基于这种种原因,李承乾就把杜如晦给复活了,让他来担任这个财政部长。
果然,尽管他已经死去十五年以上,可复活归来之后,他还是很快就跟上了进度。
有些人,天生就是吃某碗饭的。
别人十倍的努力,都赶不上他们随便一眼。
杜如晦还兼职着民政部部长,相当于两个部门一把抓。
当初,某些人不想要这两个位置。
现在,李承乾还不想把这两个位置给出去了。
这两个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陛下,去岁人口统计,户籍登记在册人口五千一百四十二万余,一千七百三十五万余户。
同比去年,增长幅度并不明显。
这是因为,有大部分的老年人口,正大量去世。”
李承乾对这些数据心知肚明,毕竟他会先看奏疏,以及详细的报告。
为了加速处理朝政,无形之中,李承乾已经改变了很多小事。
比如说,把数据表格化,就是其中之一,如此一目了然。
在乾元四年的时候,加上新合并过来的,大唐人口差不多四千万,接近一千万户。
不过这其中,有那么一部分算是叫做战犯,他们一直在南方开荒,死亡的比较多。
所以在乾元五年的时候,除了户数有变化,伴随着大量老人或者战犯的死亡,人口变化幅度不大。
到了乾元六年,也不过是增加了千万人口。
随着大唐百姓生活渐渐变好,每家每户都在努力的生。
自古以来,战乱的时间太长久了,人人对传宗接代的执念,是不可想象的。
这几年日子越过越好,人人都着急着把自己的血脉传承下去。
只要能生得出来的,家家户户都在生,这个数据变化已经算比较小了。
要想真正的大幅度变化,估计还得等十年左右,等最近几年出生的孩子长大。
五千万人口,已经接近自古以来盛世的巅峰人口了。
前隋时代,最高登记在册人口也就六千万左右。
再有个一两年,大唐人口就追上去了。
听到这个数据,百官心中也有些成就感。
虽然平时跟李承乾各种不对付,暗地里总想搞点事情,不想吃哑巴亏。
但面对整个大唐整体的提升,没有官员不感觉骄傲。
“粮食产量呢?”李承乾捧哏了一下。
“目前,五谷产量,得益于科学院诸位农业科学家的努力,虽然不说加倍提升,但也多有增长。
截止到目前为止,各地粮仓,基本是满的状态。
由于陛下的政策,粮仓一直有换新的五谷囤积,并且可以用钱抵粮。
最近几年,大唐各地也没有大灾大难
第555章 人口越五千万,盛世巅峰到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