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妞才刚两岁,亲妈是在生她的时候去世的。
     她对亲妈没什么记忆,就算是大姐偶尔会在她跟前提起妈妈,她也只以为是现在这个妈妈,她也是三个孩子里跟毛丫最亲近的。
     这会儿软乎乎的小身板儿靠在毛丫的怀里,整个人看起来惬意又舒服。
     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窗外飞快划过的景色,时不时还要拉拉毛丫的手指,让她也看看。
     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有些不好意思地把脸埋进毛丫的怀里,只露出眼睛来,对着车里其他人笑。
     亲近得很。
     以毛丫的经验,在刚刚那种氛围下,说什么都有可能出错,只有聊孩子是最安全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
     她说完这句话后,黄翠喜就顺势笑着接话:“嗐,咱们谁不是第一回出远门,我出门都感觉自己是个土老帽,看什么都新鲜。”
     又夸道:“我看你家这三个丫头都长得好,性格也乖巧,今年大妞要上小学了吧?还是上育红班啊?”
     说到孩子上学,那话题可就停不下来了。
     车内氛围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连带着本来还正襟危坐不敢乱动的大妞二妞都逐渐放松下来。
     开车的梁长江那是半点没觉得是自己导致了刚才车里异常尴尬的氛围。
     他还乐呵呵地觉得,自己的计划果然是有用的。
     看看。
     要不是他让毛丫来随军了,他怎么能和顾兆走得这么近呢。
     两家都有孩子,还刚好有同龄的。
     梁长江甚至心里都开始琢磨,这要是两家孩子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
     没准自己闺女还能嫁给顾营长的儿子呢!
     两家亲上加亲,多好!
     顾家人哪里晓得,就礼貌性地聊了几句,都能让人惦记上顾一宝了。
     真要聊起来,时间过得飞快。
     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好像才聊了没多久,就到了码头。
     这码头是来往陆地和葫芦岛的唯一途径。
     每天固定的有早晚两班船。
     因为葫芦岛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特殊,上船不仅要买票,还要登记。
     尤其是第一次上岛的人,哪怕是军属,也都需要登记备案。
     为了节省时间,原本一个车的人顺理成章就拆分成两队。
     梁长江开车和毛丫孩子们去码头边上的临时办公室还车。
     顾兆带着一家人先去登记备案。
     几号来,几号走?
     来了几个人?走的时候是几个人?
     彼此是什么关系?
     上岛的目的是什么,探亲还是送货?
     最后把介绍信拿出来检查一下,行李也要经过检查。
     一切确认没有问题后,还要亲笔签字备案。
     这一通问下来,还要顶着工作人员锐利的眼神,中间甚至还有同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用不同的语序问好几遍的,要是个心里有鬼的,八成就得心虚露馅。
     还好,黄翠喜和姜琴他们可是坦坦荡荡的。
     尤其是黄翠喜。
     她这个年纪的人可是见过经历过太多事了,早些年,那可是遍地都是特务。
     多问问好啊,问仔细一点。
     葫芦岛可是她儿子工作的地方,以后还是她儿媳妇和孙子孙女们生活的地方。
     工作人员问得越仔细越小心,她才越能放心呢!
     又有顾兆帮着解释,就算是有几句话有些磕巴,人家也不会抓着不放。
     一行三个大人,三个小孩,花了不到十分钟就都登记好了。
     登记处明显有工作人员和顾兆认识,还帮着拖了个小拖车过来:“顾营长,我来帮忙。”
     顾兆虽然拒绝了对方帮忙,却还是留下了小拖车,对方临走之前,还从办公室里拿了两个果子出来递给黄翠喜他们。
     说实话,黄翠喜活了半辈子了,都没见过这种果子。
     工作人员:“可算是等到婶子和嫂子你们来了,顾营长可是天天都盼着呢,早几天就来打过招呼了。”
     这语气一听就和顾兆很是亲近。
     黄翠喜笑得合不拢嘴。
     连姜琴都有些不好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翠喜从行李里就掏出一个袋子来,从里面掏了一把:“给,都是婶子在家自己炒的,别嫌弃,都尝尝,要是觉得好吃,以后再来家里拿!”
     工作人员双手捧着一捧炒制好的各种坚果,其中榛子和松子最多。
     虽然不是刚出炉的,但光是捧着,都能闻到坚果独有的油脂香气。
     这东西在北方可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但在宁省,可是实打实的稀罕东西。
     他看了一眼顾兆。
     顾兆:“没事,拿着吧。”
     工作人员一下笑开了:“那就谢谢婶子了,婶子和嫂子有事有什么要帮忙的,喊一声就行,我和兄弟们都能听见。”
     黄翠喜一直都知道,顾兆在村里是不少年轻小伙子崇拜的对象。
     没想到,到了军区,儿子的人缘似乎也不遑多让。
     这让黄翠喜本来对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在家属区生活的担忧又降低了几分。
     搬行李的时候,顾兆还给她解释:“这果子是杨桃,也算是岛上的特产水果,宁省这地方两种东西特别便宜,一是海鲜,二就是水果,现在三四月份还好,等到了七八月份,水果更多,好多本地人都会挑着水果到菜站来卖。”
     黄翠喜都惊了一下。
     “你们这还能自己卖水果呢?不会被人举报了?”
     顾兆刚把一个行李送上船放好,喘口气道:“葫芦岛本来就不大,在军区驻扎在这里之前,本地村民都不到百来口人,各个沾亲带故的,谁会无缘无故去举报别人。”
     “再者,他们也守规矩,一般都是去菜站附近卖,每次量也不多,都是自家种的水果,我们师长就说,这算是农副产品,咱们买了也算是支持本地农民的发展建设。”
     黄翠喜点点头:“那这个师长人还蛮好的。”
     一行人正说着呢,不远处的登记处就传来一阵吵吵嚷嚷。
    喜欢。
  

第484章 听不进人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