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0章 潘金莲为什么杀武大郎?[1/2页]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从小我就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潘金莲为什么要杀武大郎?
     她不是因为生气,她就是想弄死武大郎。
     她是先在心里把这条路走通了,想清楚了、打定主意了,然后再找准时机、悄悄下手的。
     甚至还弄出了那个“大郎喝药了”的千古名梗。
     而这种行为的特征,是外在平静,甚至对外还维持着正常的日常相处,没有任何明显的爆发和情绪泄露。
     因为一旦情绪爆发,就会打乱节奏,让对方有所防备,也容易引来旁人注意。
     可梁卓他夫人的行为,从头到尾就是典型的第一种。
     气上头的当场爆发。
     先是拿三十两银子买了一匣桂花糕,再当院子里跟梁卓吵得天翻地覆,连糕点都砸得到处都是,这整个过程就是一场火山喷发。
     喷发之后,她会剩下什么?
     只会剩下空虚和疲惫,不会有冷静下来的谋杀计划。
     而在这种情绪轨迹里,再去插一个事后下毒,几乎不可能。
     而且,女人的情绪逻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就算她真是一时气急,想用毒药,也多半是下给自己的。
     要么是吓唬对方,要么是真想了结自己。
     李北玄前世就听过无数这样的例子。
     在他老家那片农村,隔三差五就会传出消息。
     谁谁家的媳妇儿,跟男人吵了一架,摔门跑进屋,直接抄起农药就灌下去。
     有的是气头上真想死,有的是觉得自己死了,让男人一辈子背着骂名。
     甚至还有那种嘴里喊着“老娘不活了”,药灌到嘴边,却在亲戚劝阻下被夺了过去。
     可无论是成功还是被劝下来,这类举动的对象,都是自己。
     因为在那一刻,女人的情绪中心是“我受的委屈最大”,所以她的冲击力,会直接作用在自己身上。
     用自我伤害来换取关注、内疚或者道德制高点。
     而气不过、专门去下药害男人的例子,极少。
     并不是说女人没这个胆子,而是因为这种行为,不符合第一类情绪爆发的节奏。
     爆发是立刻要见效果的,不是等一两天才慢慢发作的。
     而毒药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需要耐心、需要隐秘、需要计划的手段、
     这和一时冲动的“吵完就翻桌”完全是两个频道。
     所以,女人若是到了要对男人下毒的地步,多半早已是第二种状态。
     不吵了,不闹了,甚至在外人面前还温温柔柔、相敬如宾。
     可那份温柔只是表象,心里早就铺好了一条通往坟地的路,等着某个合适的日子,把对方推下去。
     所以,把“下毒”安在梁卓夫人头上,从情绪逻辑上就说不通。
     这就像是要把一匹烈马,硬说成是会耐心蹲伏的猎豹。
     外行人听着像那么回事,行家一眼就知道是胡说。
     所以,“梁卓夫人杀夫”这个说法,越想越像是有人故意往外放的烟雾。
     而目的很明显。
     就是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夫妻情变、女人妒恨上去,而不是去想“桂花糕怎么进了刑部的证物袋”。
     这才是李北玄真正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他不是不信女人会杀人,他是不信在这种

第1050章 潘金莲为什么杀武大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