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3章 史无前例的炮击[1/2页]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从小我就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穷八代的人很多,但富八代却很难找。
     渤海舰队始终秉承一个募兵原则,那就是漫山遍野地寻找最穷的大穷逼。
     穷了不知道多少代的穷人,听说水师招募,争先恐后地报名。
     朝廷给水师的编制是有限的,所以齐大柱也钻了空子,成立水师预备役。
     身为监军的常沂,似乎也感受到齐大柱回营后变得不一样了,主动担负起给这群穷逼洗脑的任务。
     随着预备役捕获的海鱼越来越多,登莱府的税收直线攀登,近乎成了武朝第一纳税之府。
     在赋税都是实物的年代,水手要么是粮食,要么就是丝绸布匹茶叶。
     朝廷的给官员的月俸,大多数都是实物抵扣,银子的来源主要就是盐铁生意。
     因为盐引导致私盐猖獗,盐价一直居高不下,但李北玄开创盐矿提纯法以及晒盐之法后,盐顿时成了烂大街的物品。
     因为盐铁归属国有,所以登莱府上缴的都是实打实的税银。
     自古以来,山东多响马。
     响马是什么?无非就是盐商和士绅豢养的家奴罢了。
     当府衙掌控了海盐,那些为非作歹的盐商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山东的士族们慌神了,似乎翟松龄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打破了他们对经济、人才的垄断。
     渤海舰队只要在登莱府一天,半个山东的商人都有钱赚。
     民心这东西有时候很简单,当官的吃肉,给百姓一口肉汤,就已经收获大半民心,更何况知府大人还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呢?
     随着登莱府的名声越来越响亮,翟松龄的手也伸到了济南府。
     济南首富任大真,最初是做木材生意的,机缘巧合之下利用盐引获得了第一桶金,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几乎,山东境内的盐商都被他纳入麾下了。
     当食用盐的价格烂大街之后,大小盐商陆续破产,任大真开始谋求其他的出路。
     恰好此时,翟松龄给他抛出来橄榄枝:给你济南府鲁盐代理权,必须按照官盐的价格售卖,不可以涨价,可还行?
     任大真经过一番详细的思考,突然明白了翟松龄的用意,便张口索要整个山东的鲁盐代理。
     翟松龄直接就同意了,柴米油盐在古代是战略物资。
     采矿技术和榨油技术早就掌控在了蓝田县手里,盐掌握在了翟松龄的手里,剩下一个米就更容易掌控了。
     翟松龄的目光瞬间对准了孔家,开始秘密地接触孔府门下的各大乡绅地主。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率先瓦解乡土势力,逐步压缩孔门士族的土地空间,再加上陆七渊、青州府孙士行在一旁煽风点火,整个山东道内,登莱府、青州府、济南府的士族彻底投诚,所有书院脱离孔门。
     只剩兖州府、东昌府还在苦苦支撑,毕竟这两府属于孔家的私人地盘,尤其是兖州府,更是孔府的祖地,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去染指。
     书信像是雪片一样汇集京城,各方势力瞬间陷入沉默。
     翟松龄从县令做到府尹,运气成分占了九成,他们丝毫没瞧得上此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贞观九年除夕之前,竟然把事情办完了不说,还彻底掌控了山东道的经济命脉。<

第363章 史无前例的炮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