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的红绳灶突然“噼啪”爆起火星,灶膛里的灵草柴烧得正旺,火苗舔着黑黢黢的锅底,锅里的糖浆“咕嘟咕嘟”冒泡。
泡炸开时浮出无数掌印形状的糖花,花往红绳网方向飘,飘得碎片都在发黏,像裹了层暖融融的甜香,连石屋的墙皮都渗出甜甜的潮气。
“这是掌印母版在熬故事的甜呢。”
老妇人往灶里添了把碎饼干屑,屑子刚碰到火就化作甜烟,烟里浮出三辈人的掌印在熬糖的样子:
爷爷蹲在灶前扇风,蒲扇上的红绳缠着灵草,灶火忽明忽暗;
父亲握着木勺搅锅,糖浆拉出亮晶晶的银丝,银丝缠着星尘;
少女往糖里撒灵草粉,粉子落处开出细碎的绿花:“你爷爷总说,熬糖得有耐心,火太急会糊,太缓不甜,故事的甜也得慢慢熬,急了就没那股子绵长劲儿”。
糖花飘到碎片上,立刻凝成半透明的红绳糖,糖纹与网眼的掌印严丝合缝,像在给故事裹糖衣。
“甜衣能护着故事,不让风雨磨掉甜味,就像冬天穿棉袄,暖乎乎的才不容易冻着”。
少女往糖里扔了块带茶渍的陶片,陶片刚碰到滚烫的糖浆就“滋啦”冒起茶香,香得糖花更旺,旺得能看见糖纹里浮出灵草坡的影子。
坡上的茶叶正在往糖里钻,钻得像在说“我来给甜添点清,甜而不腻才够长,光甜发腻的故事留不久”。
她用木勺舀起一勺糖浆,往红绳网的方向轻轻一淋,淋出的糖线在网眼上凝成红绳。
绳头缠着“甜到心坎里”的字样,看得提灯笼的孩子直拍手:“糖在给故事织甜网呢!网住的甜跑不掉!”
灶台上的面团突然“嘭”地鼓起,鼓出的掌印上沾着细细的糖霜,霜里浮出红绳窑的陶影,陶上的甜纹与糖线严丝合缝。
像在说“陶记形,糖记味,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甜,缺了哪个都不香”。
孩子往面团上撒了把糖花,面团立刻长出红绳根,根须往灶膛方向钻,钻得像在说“我也想沾点糖火,让面香混着甜香”。
男人往灶边的石槽里倒了点齿轮油,油刚碰到灶火的热气就化作银焰,焰往糖花上飘,飘得糖纹都在发亮,亮得能照见碎片缺角处的小裂纹。
“你父亲总说,甜里得有点亮东西,不然暗处的故事容易哭,银焰能给甜纹镶边,护着故事不裂开,就像齿轮得有机油才转得顺,甜也得有亮气才暖得透”。
银焰舔过的糖纹更结实,结得像红绳织的网,网住的甜香漫得石屋外都能闻见,闻得红绳梯上的碎片都在往灶边跑。
跑得像被甜香勾着的小虫子,有片带着炭灰的碎片跑得最快,碎片的缺角处缠着半块焦饼干,像在说“我带着废土城的烟火气来沾甜,让苦故事也甜起来”。
它刚跑到灶边,就被糖花缠住,缠出的结里渗出烟火气混着甜香,像在说“这下不苦了,甜裹着暖,才像个家”。
提灯笼的孩子往糖里扔了颗红绳草籽,籽儿刚落地就长出嫩绿色的糖茎,茎上的糖花往红绳灶方向开。
开得像在说“我们也来当甜料,给故事添点草香,甜里带点清苦才够真”。
他举着灯笼照灶膛,火光里,糖花正在长出细小的掌印,掌印
第861章 新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