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7章 董卓拉拢武阳城、中山城[2/2页]

东汉之乱世黄巾 用户1407842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现在,汉灵帝病危,时日无多。
     立储之争尤为激烈,他已经站好队伍了,自是毫无顾忌。
     李儒深吸一口气,面色有些犹豫,停顿许久,又瞥了对方一眼,这才娓娓道来。
     说道:“今早两军对峙,声势浩大,刀兵交锋,气氛极为紧张。
     可曹操三万大军几乎全灭,他又借助闹事,信誓旦旦且万分气愤,把责任推给我军。
     其他城主肯定早就获悉了,必然心存忧虑,接下来战斗。
     肯定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出兵,保存各自势力。
     毕竟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其中原委,定然引人深思。
     叛军心思缜密,如果获悉此事,兵锋直指我军,敌军凶悍,怕是独木难支啊!”
     李儒声音有些无奈,又有些担忧,几次交手。
     虽然西凉军没有多大损失,可也未曾占到上风,叛军反而越战越勇了。
     董卓闻言陷入沉默,眼睛眯起,看向帐外,手指握紧酒杯不断打磨,明显是神游天外。
     董卓叹息道:“唉!曹操此人极为奸诈,又属于不同阵营,他与袁绍关系密切。
     此事后果严重,可兵权尤为重要,比起剿灭反叛,发展势力才是首要。”
     说到此处,叹息一声,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也是十分无可奈何。
     李儒点头赞同,其中利害关系,与权利争斗,自是非常清楚。
     提议道:“主公,如今军中损失极大,各部均有折损。
     为今之计,就是拉帮结派,迫使其他城主站队了。”
     “嗯!此言不差,朝中势力分为两派,很多人依附世家,却有些人不得其门,遭到排斥。
     据我所知,武阳城属于幽州,公孙世家地处偏远,远离朝廷中心。
     其境遇何其相似,虽然势力雄厚,前路曲折,的确可以拉拢。”
     董卓思虑此处,十分感慨,往日艰辛与屈辱,皆历历在目,眼中浮现阵阵杀机。
     见董卓这般深思熟虑,李儒极为欣慰,再次提议道:
     “主公,我听闻一个小道消息,肯定对我军十分有利。”
     董卓眼见一亮,好奇道:“军师请说?”
     李儒并未着急说出,而出整理了一番言辞,
     缓缓道出:“中山城主似乎对此战极为着急,流出一则信息。
     据说,中山甄家鼎力支持此次出战,十分急切,好似有什么人落入叛军手中。
     我军短暂居住于高阳城,听闻有数百人世家人被敌军俘获,押送到了安平城。
     在此之前,甄家大小姐甄姜,曾经与恒山城宁家,又一笔粮草交易。
     由于遭到黑山军抢夺,最后无疾而终,大军封城,甄家大小姐无法逃脱。
     据我推断,如果我军提议,与叛军交换俘虏,以此作为筹码。
     加上中山甄家本为商贾,在朝中无权无势,而且还是粮草大贾,值得拉拢。”
     “哈哈哈!
     妙啊,此计十分巧妙,就按照你所言安排,本刺史亲自修书一封,送往城中叛军处。”
     董卓显然接受此建议,迫不及待展开行动。
     就这样,董卓、曹操两人,先后送出两封信,不多时,便放置在武临案牍之上。
    喜欢。
  

第167章 董卓拉拢武阳城、中山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