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 李儒初露锋芒[2/2页]

东汉之乱世黄巾 用户1407842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毕竟都是军中人,相互间都会提供一些额外的食物。
     但一些年老体弱的就被拒绝参军。
     一些有打猎经验的人,会带着他们前去捕猎山里的野兽。
     不少的猎户和陪同进山的人,都死在了凶残的野兽口中。
     陈奚没有回答父母的安慰,只是一味地点了点头显示知道了。
     身处危机的她们都会在心中存放一抹微弱的希望。
     这是唯一可以安抚疲惫无助心灵的唯一温和之物。
     董卓接到朝廷的调军指令,在万分的不情愿中慢悠悠沿着官路进军。
     代县距离太行山区区三四百里。
     三天时间的行军竟然才抵达两百里处的五台山。
     渡过一百里外的滋水后,才能进入恒山县城的地域。
     董卓押运近万担粮草缓慢的行军,这些粮草足够五千人马使用好几个月。
     自从听说皇甫嵩大军的数万担粮草被黄巾军残党烧毁。
     李儒就猜测曹操等人绝对没有带足大军粮食。
     再加上他们急行军去拦截黄巾军,缺少粮食的状况肯定无比的困难。
     他们即便有如此充足的粮草,两支军队属于不同的势力。
     自然不会去支援友军。
     但也不会让他们留下口实,导致他们背上不救援友军的黑锅。
     “文优啊!你说曹操会如何解决大军缺粮的问题?
     你说那些恒山县城的世家豪族会同意提供粮草吗?”
     董卓骑在马上欣赏太行山巍峨磅礴的山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幅气吞山河的壮阔山河,使人心中豪情万丈。
     无数人前赴后继的起伏落幕,不就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利与欲望。
     “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浩然天下唯有能者居之。
     依靠祖宗之余影庇护,后代人子孙不知励精图治。
     只知道贪图享乐消耗珍惜时光,其不落寞简直天理难容。
     江山代有英雄出,唯有身后名流传于世。
     供后人感叹设想传颂。
     天下人如何能繁华昌盛,实现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李儒没有着急回答董卓的问题,也对天下风云变幻的局势感慨激昂。
     “这天下还能混乱多久?
     洛阳城内繁花似锦的梦幻奢侈般天上人间还可以维持几何?”
     董卓看待天下局势破破烂烂,正是感受到天下即将发生巨变。
     才不惜耗费巨资打通贿赂朝廷,才换的这次围剿黄巾军。
     西凉大军才可以获得驰骋进入中原的机会。
     “曹操大致不会获得当地世家的援助,必然会兵行险招。
     一定大胆派军劫获沿途的粮草。”
     李儒自信的表述出自己的观点。
     “他不怕世家向朝廷的告状,这些世家与朝廷的关系可是错节盘根。”
     董卓感觉李儒话犹未尽。
     “曹操肯定不敢光明正大的夺取商队,所以会串通太行山的张燕
     然后一举歼灭对方,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
     “可惜张燕可不是碌碌无为之辈,必然猜测到汉军的策略。
     双方一阵龙争虎斗,双方相互算计必然两败俱伤。
     我军定能渔翁得利,一举除掉盘踞在太行山的黑山军!”
     李儒含笑目露凶光的摸了摸胡子。
     董卓也是顿时恍然大悟,明白此次大功唾手可得。
     “全军加快行军速度,明日定要渡过滋水,
     抵达恒山县地域。”
     李儒微微一笑不言而喻的表明此举的高明之处。
    喜欢。
  

第37章 李儒初露锋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