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只能一个人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孩子的人生剧本中,自己或许真的只是一个配角。
曾经,父母精心准备的拿手菜,那一道道饱含着爱意的美食,在孩子眼里却成了“不健康”的象征;那些用一生的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被孩子视为“老思想”,不屑一顾。
两代人之间,仿佛横亘着一条深不见底的马里亚纳海沟。
父母在这边,关心地喊着“多穿秋裤”,那是他们对孩子最朴实的关爱;
而孩子在那边,却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嘲笑父母的迂腐和落后。
毕淑敏那句“父母和子女终将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许多家庭的现状。
然而,父母与子女之间那血浓于水的爱,不应被这些隔阂所阻断。
莫言在《眼熟的人》里说“世间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这简短的话语,道尽了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
真正聪明的父母,应该在送孩子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学会默默地目送。
因为孩子不是那被线束缚的风筝,不需要父母死死地攥着线头,限制他们的自由和发展。
他们更像是候鸟,有着自己的归巢与远方。他们注定要飞向那广阔的天空,去探索那片父母未曾见过的山川湖泊,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作为父母,与其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地追问“什么时候回家”,不如将这份急切的心情,换成一句温暖而贴心的“累了,随时回来吧!”让孩子知道,无论他们在外面经历了多少风雨,家永远是他们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真正的亲情,并不在于对孩子的掌控,而在于对他们的成全。
就像林清玄所说“爱的开始是一个眼神,爱的最后是无限的苍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缘分,不过是相互借一段光阴,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当孩子转身走向自己的人生,父母不应沉浸在悲伤中,哭泣着去修补那看似破碎的“家”。而应将那些看似破碎的时光碎片,精心地收集起来,镶成一片璀璨的星空。
因为只有让孩子活成他们自己的模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去追求梦想,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功德。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父母与子女的亲情,虽然有着别离的无奈,有着隔阂的心酸,但也有着彼此成全的温暖与力量。
愿每一对父母与子女,都能在这场亲情的“借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爱与成长,让亲情的光芒,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温暖彼此的心灵。
喜欢。
亲情的“借过”,爱的成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