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从来没有在国内做过的针刺测试和加热,没想到第一次就出现在了国际媒体面前,当专用设备将一根长长的探针刺入一组电芯时,除了 红星的工作人员外,测试现场几乎所有人都紧闭嘴巴,大家都是汽车行业的人。
都知道这个针刺测试难度有多高,它不是说你不在规定时间内着火就完了,还要求排气阀排气角度以及热蔓延的时间。
“一帮土包子,用针刺想让我们的电池出现明火或者热失控?”
“想p吃呢。”
沈一仁坐在观察区,一脸鄙夷的看着这些老外,红星拿出的这块电池不是固态电池,因为固态电池无法支撑那么高的能量密度,准确来说这还是一块半固态碳纳米管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俱佳的电芯。
不是红星没有更好的,而是赛事成本限制了使用,不然在保证安全和重量的前提下,参赛车辆上的电池包能一口气堆到300度以上。
就是成本遭不住,毕竟参加这种赛事还是有成本限制的,不可能让财大气粗的厂商一味的去堆先进材料、技术。
冒烟,没着火,热蔓延在80秒的时候才开始,针刺和加热测试可以说是完美通过。
剩余的测试内容为机械与环境应力测试,系统级安全验证,数据追溯验证等,总结下来就是安全,容错和赛事适配。
耗时整整17个小时,次日凌晨的时候所有测试才全部完成,尼尔森将【Hypercharge Safety Tag】的证书在现场媒体的镜头下亲自颁发给了代表红星的沈一仁。
这也意味着红星的超级快充方案得到FIA和WRC的认证,可以拿这个方案参加2025年WRC比赛。
公开测试结束后,来自德国的技术权威媒体《Auto, Motor und Sport》对此进行了现场评论和报道。
【4.6MW超充颠覆耐力赛规则,勒芒停站策略或将迎来电气革命】:“高压直冷和航天级相变材料的一次胜利,华夏再一次向全球展示了他们在新能源产业
第1390章 浪漫只属于内燃机![1/2页]